編者按:歲末將至,今年的郵票發行也已近尾聲,在回望這些題材迥異粲然大觀的郵票時,我們一定會感到收獲頗豐。展望新一年的郵票,新郵選題有哪些亮點?又有哪些題材是我們多年來翹首期盼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從“四大維度”與“兩大亮點”看/1》與《黃河》全景圖郵票之后,2016年人們將會再睹中華民族的另一偉大象征——《長城》走進方寸天地。這套同樣將以9枚連票形式面世的全景郵票,將與長江、黃河共同構建出方寸上的中華民族精神力量“三部曲”。之所以將長城這個古老題材作為國家大事一維來敘說,關鍵在于長城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而民族精神又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誠如《國歌》所詠:“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2016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我們將隆重紀念這一偉大勝利,郵政也將發行革命歷史題材的郵票,以紀念這一扭轉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回顧歷史,長征的歷史成就和重要意義呈現在21世紀的中國人面前。放眼未來,21世紀的中國經濟發展何嘗不是另一個長征?中國革命曾經長征,中國發展正在長征,這正是郵政以古況今透過歷史題材郵票,生發出具有時代感的關乎國家發展的深思。
同在2016年,我們也將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早已成為激勵幾代中國人向前的動力。可以說國家大事這一維度從多方面體現了期盼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
百姓熱點
一個大國的騰飛,基礎在于人民,百姓安居樂業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從百姓熱點這一維度題材看,近年來郵票選題中接地氣的題材越來越多了。2016年的新郵中關乎百姓生活的熱門題材有“水果”“足球運動”“全民閱讀”“上海迪士尼”“月圓中秋”等,細看這些選題均與國人生活息息相關,不僅反映了大眾的平凡生活,更表現出了具有時代氣息和傳統文化特征的百姓文化。在現今郵票的使用功能日趨淡化,集藏功能日益凸顯的時刻,郵票選題越觸及百姓熱點,也就越能使郵票文化更輕松地親近百姓并走入百姓視野。百姓熱點這一維度,為2016年的新郵營造了一個溫馨氛圍,充滿生活氣息的郵票選題正是對于親民愛民、以民為本的國家宗旨的彰顯,也是塑造國家形象和體現國家風范的一個基點。
傳統文脈
歷史中沉淀下來的是文化,而優秀的文化既能展示出一個民族的優質素養,又是國家風范的重要構成。翻開2016年新郵選題,千年文脈在其間清晰可見。從古遠的“殷墟”到唐代畫家孫位的名畫《高逸圖》,從“文化遺產日”到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以及“中華孝道”“二十四節氣”“正定興隆寺”“中國古鎮”“玄奘”等,我們可以看到五千年中華文化傳統穿綴在郵花之間,這是一個深厚悠遠的歷史長廊,讓我們引以為豪和受到激勵。習近平總書記曾精辟闡釋其中的深意與價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可見傳統文脈這一維度是中國郵票百余年來從不移易的重要主題。
國際視野
21世紀的視野是開闊的。我們矚望世界的另一維度,就是要把國際眼光置放在方寸天地中。以本國事件為主,這是郵票選題和發行不走向商業化,保持嚴肅性的一個原則。但是,與本國相關的國際化重大事件則不可在“國家名片”中或缺。
“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在中國上海召開的這個盛會,是二十國集團(G20)的一次重要聚首。G20成員國涵蓋面廣,代表性強,GDP占全球經濟90%,貿易額占全球80%,成為全球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
“2016 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則是在40年前罹遭劫難涅槃重生之地舉辦的一項國際盛事。此外,在中國舉辦的“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大會”,以及“第3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國際傳統賽事,更使2016年郵票上的國際視野開闊,呈現出一個開放大國的遠大的國際思維。
兩大亮點:系列題材造就方寸經典
2016年是農歷丙申猴年,這個“猴年”距發行第一枚生肖郵票的1980年已過去了36載,36年后的今天,黃永玉大師筆下的靈猴再次出世,為新一年的到來增添了喜慶的藝術色彩,更將為廣大集郵者開啟一場延續十二載的生肖集藏之旅。
從長達36年的生肖系列郵票發行中,我們發現系列題材郵票的文化傳承性與主題連貫性是其他題材郵票無法比擬的,在2016年新郵之中,除延續了《長江》、《黃河》樣式的長城題材,以及雖已是系列題材但沒有標注并編號的“生肖”“拜年”“中國現代繪畫大師”“中國古代名畫”外,在這新的一年中還將有10個系列在連續發行,例如“中國現代科學家(七)”“二十四節氣(二)”“中國古鎮(二)”“中華孝道(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二)”“水果(二)”。這些系列題材郵票,占全年郵票發行量的三分之一。莎士比亞曾說過:“凡是過去,皆為序章。”今年將是這些題材集體再現精彩,續寫輝煌的時刻,我們拭目以待。
“雙甲子”展現郵政新形象
2016年是中國郵政誕生120周年,在世界各國最早的郵政出現不到半個世紀之時,中國便在1896年3月20日開辦大清郵政。當時,封閉的中國已經開始向外界敞開縫隙,郵政則首當其沖,以主權象征的威儀與歐美各國比肩而立,可以說郵政開了風氣之先。120年過去,新時代的紀念,不單要回顧歷史,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當代郵政的兩大構成:郵政寄遞和郵政金融。這套紀念郵票本身就是以“郵政”為題材,充分體現了“國脈”深蘊。以“郵”敘“郵”,這無疑是2016年新郵當中最富“郵味”的一個大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