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者在購買郵票的同時,對郵局的一種戳記也情有獨鐘。在郵局使用的各種戳記中,有一類帶有紀念文字或圖案的郵戳,專為紀念某一重大節日、重大事件或郵票發行而專門刻制,被稱作紀念郵戳。紀念郵戳相對于郵戳來說,其特殊之處就在于使用期限只有一天,郵戳的字釘是可更換的,紀念郵戳是不能更換日期的。
紀念郵戳的加蓋規矩與郵政日戳是一樣的。但在現實中會發現紀念郵戳的加蓋方式確是多種多樣,但很多做法是不規范的,更多情況下紀念郵戳是集郵者自行加蓋的。與以前紀念郵戳的統一使用,現在這種郵戳的適用范圍很廣泛,當然也包括就像建國四十周年、世紀之交、迎接2000年這樣的重大題材統一在全國的使用;也包括像河北配合新郵發行,從2011年開始啟用的全省統一的紀念郵戳;也包括各市、各縣專門為紀念各種重大題材的紀念郵戳。
紀念郵戳使用期限到了之后要及時收回,按編號存檔備查,包括紀念郵戳的設計稿、戳樣、申請文件、同意刻制的批示等相關的圖稿資料、文字資料。紀念郵戳有了,但如何加蓋呢?從加蓋過紀念郵戳的封封片片上看,很多錯誤的加蓋形式:
其一李代桃僵,見過很多封片上,紀念郵戳被加蓋在封片的空白處,銷郵資的卻是郵戳,辜負了郵政的一片好心,浪費了紀念郵戳上的有效信息。有時候善意地提醒,對方卻不領情,只能是內心的苦笑了。
其二移花接木,很多封片上加蓋了紀念郵戳并用紀念郵戳銷郵資,但缺少了郵政日戳的輔佐,總會給人以不真實的感覺,更容易給倒戳留下口實。
其三反客為主,封片上的紀念郵戳由于加蓋手法的原因,造成了蓋戳不清、倒蓋,用這種質量不高的郵戳銷資,起不到宣傳、紀念的作用,也浪費了實寄封和明信片。
其四偷梁換柱,很多沒有銷郵資功能的宣傳戳、紀念章被用做銷資,混淆了郵戳的功能和適用范圍。集郵者更要學會辨別那些是紀念郵戳,那些是宣傳戳,那些是紀念章。
其五順手牽羊,紀念郵戳是不可以亂蓋的,但很多情況下見到的封片上蓋滿了毫不相關的紀念郵戳,如果單純是好玩也就罷了,如果是想有它的集郵意義,最好是一封(片)一戳。
紀念郵戳的啟用都是經過郵政部門批準的,所以紀念郵戳具備銷郵資的功能,無論是蓋在實寄封上,還是明信片上,都具有郵政意義。但紀念郵戳要蓋的合理,才會有更好的紀念意義和宣傳作用。一枚使用合理、加蓋清晰的紀念郵戳往往會令人賞心悅目,反之則會讓集郵者心生遺憾之情了。作者:楊文忠 本文刊登在《集郵報》2015年10月14日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