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5日,第三輪生肖郵票發行完畢,緊接著2016年將開始發行第四輪。2004-2015發行的第三輪生肖票特征鮮明。
首先規格比前兩輪更大,由26*31毫米增大到36*36毫米,比一般的票面積都大;
其次,面值增加,由于2007年以后郵資上調,使得第三輪生肖票的郵資有兩種,2004-2006為80分,2007-2015為1.20元,好在全套只有一枚,郵資上調,僅僅上漲4毛錢倒不會給集郵者帶來多少負擔;
第三,版別從使用了24年的影雕改成影寫,但印刷效果依舊不錯;
第四,大版的規格相應變小,第一輪每版80枚,第二輪為32枚,而第三輪的前兩套為24枚,后10套為20枚,大版整體縮小;
第五,品種增加,第一輪包括大版和小本,第二輪為大版,從2001年的蛇開始發行有小版,而第三輪則是大版、小版、贈送版、小本票,總計四個品種,可以說創生肖票歷史之最;
第六,發行量增大,第二輪中1992-1994發行量最大,雖然僅大版一個品種,發行量在1.6億-2.5億套,可以說是我國發行量最多的紀特郵票,但1995年開始逐漸減量,均在一億以下,尤其是從2000年開始都在7000萬以下,2003年的最后一套羊票則降至3800萬,而第三輪則開始逐漸增量,除了大版的發行量逐年增加,小版小版等也在增加,都折合成套票發行量均在一億以上。
根據已經公布發行量的11套第三輪生肖票來看,除了2009年的牛比前一年的鼠略有所下降外,其他的都是后一年比前一年有所增加。相對來說大版的增幅不大,最多的7199.88萬,而最少的猴5200萬,增幅38.4%,而小版則漲了三倍多,小本漲幅70%。雖然2015年的羊還未公布,但根據這趨勢7000萬以上的大版應該不會少了。
為何第三輪發行量逐年增加,而第二輪卻是越來越少呢?主要還是市場需求不同,第二輪到了后期,市場已經瀕臨崩潰,預定郵票的逐年減少,郵票大面積打折,為了能有效地調動市場,刺激炒作,于是從1999年開始減量,到了2000年以后生肖票的發行量已經很少。而第三輪剛好相反,2004-2006市場還不太好,延續著1999年以來的頹勢,而2007年以后,市場逐漸轉好,雖然其他票打折依舊,但生肖票炒作逐漸興起,尤其是小版,所以郵政審時度勢,自然發行量開始飛漲,幾乎套票的量從2010年的虎開始,算上小版和小本的量每年上漲1000萬。盡管如此,第三輪生肖票的價格也并非由發行量決定,反而一些量大的如虎,龍等價格反而更高,炒作已經成為決定價格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