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物或行動對人或事表示懷念,是為“紀念”。紀念的方式有很多,文字、影視……而郵政為紀念國內、國際上重要人物、重大事件或其他重要紀念性內容而專門發行郵票,本身又有特殊的意義。
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中國郵政將于當日發行/1一套13枚,小型張1枚。
郵票表現內容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及相關歷史背景,包括經典戰役場面,表現了革命英烈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精神。小型張畫面以《大刀進行曲》雕塑、長城、紅綢、和平鴿為主要元素,色調的大膽運用,形成強烈的色彩反差和視覺沖擊力,現實主義的雕塑凝聚了抗日的決心以及全民族為勝利而歡呼的喜悅之情。
作為我國歷次紀念抗戰勝利題材郵票當中發行枚數最多的一套,郵票設計背后有怎樣的故事,經歷了哪些“波折”?日前,記者采訪了郵票設計者李晨、小型張設計者于雪。
一波三折的“多套”郵票
細心的集郵愛好者不難發現,按照2015年紀特郵票發行計劃,中國郵政原定于8月15日和9月3日分兩套發行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郵票,第一套原計劃一套8枚,內容為8個抗戰紀念館結合8場戰役;第二套原計劃一套2枚,小型張1枚,以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主題。兩套郵票的設計工作分兩組同時進行。于雪介紹:“早在2014年12月,兩組就已開始工作。我印象很深,12月30日,我所屬的第二組召開了第一次選題工作會,而在同一天第一組已召開了第二次工作會。”
兩組的人員組成和工作方式也完全不同,第一組采用特約的方式,第二組則是競標。為了參加競標,于雪準備了多套方案,包括有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和奧斯維辛集中營標志的“緬懷歷史”圖稿,以打結的手槍雕塑為元素的“珍愛和平”圖稿和以海陸空三軍及我國最先進的軍事裝備來展現國威的小型張圖稿等。最終,于雪從激烈的競標中脫穎而出:“定稿的小型張原是我設計的兩枚郵票之一,過程中為了配合第一套郵票,豎版改成橫版,最終確定為小型張后,又改回了豎版。”
相比于第二組競標結果的不確定性,第一組特約魯迅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李晨則沒有懸念,李晨從2010年開始已經設計了4套郵票,郵票編輯溫文雅說他“造型能力很強”。但是,沒有懸念并不意味著一帆風順。經與有關部門反復研究,并廣泛征求專家學者意見,兩套郵票合為一套,8枚郵票在增加了2枚后,又增加到13枚。李晨笑著說:“我用半年時間設計了8枚一套的郵票,用了一周時間設計了2枚‘一套’的郵票,又用一周時間設計了3枚‘一套’的郵票,一共打了13仗,一個人的抗戰不容易呀!”正是因為設計者高超的造型能力和高效的工作,才成就了風格統一、枚數最多的我國紀念抗戰勝利郵票。
至于為什么選擇抗戰紀念設施為主要元素,據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曉光介紹,郵票緊密結合國家關于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宣傳的要求,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展現了抗戰紀念設施。這些紀念館都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抗戰紀念設施、遺址,而且都是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這樣的表現對于配合深入發掘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歷史內涵,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的參觀和紀念活動,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充分認清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犯下的罪行,牢記中華民族抵御侵略、奮勇抗戰的歷史以及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犧牲和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異曲同工的設計之妙
在這套郵票的設計中,李晨采用建筑在前歷史背景在后的形式,以繪畫寫實的方法,使用凝重的黑色色調,給人以肅穆莊嚴的感覺。畫面通過黑色與白色的對比關系,用單色表現人物的結構和氣質,單色的運用也烘托了戰爭的殘酷與艱辛。李晨運用不同的筆觸勾畫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營造不同的氛圍,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立體的藝術效果。
在小型張及原定第二組郵票的設計中,于雪以版畫等藝術形式,使用設計和創意的手法,整體以黑、白、紅為主的色彩搭配,恰巧與郵票的黑、白色調契合。
李晨,1963年出生,1984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長期從事連環畫、插圖及中國畫研究;于雪,1984年出生,2011年進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印制局,專業從事郵票設計工作。兩位設計者年齡不同、經歷不同,甚至從未謀面,但在郵票設計中都融合了自身對抗戰的理解,用單色來反映抗戰主題的思路不謀而合。
據郵票印制局編輯設計部藝術總監夏競秋介紹,正因為郵票和小型張使用的顏色較少,在印刷時得以使用兩種黑色——普通網線黑和高網線黑,后者可以使郵票上人物的皮膚紋理更清晰。
而在設計的細節處理上,李晨和于雪的精心也不謀而合。在設計“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這枚郵票時,李晨原本畫的是駐守北大營的戰士拿大刀反抗日軍侵略。經向“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相關人員核實,李晨了解到當時駐守北大營的戰士并不使用大刀,而是用較好的德械裝備。對于松山攻堅戰中的飛虎隊飛機,李晨則網購了飛機模型,掛在燈下“照葫蘆畫瓢”。為了精確表現人物動作,李晨還找來模特,但并不是其所在學校的學生,而是一位練過武術、學過京劇的畫家,李晨稱之為“武術指導”,“一般的學生舞刀弄槍都不在行,照著這樣一位專業的模特畫,動作才傳神、好看。”
小型張從最初的創意到構圖,歷經無數次修改,“齒孔由常規比例調整為特殊比例,連和平鴿的腳趾數編輯王靜都曾仔細數過。”于雪的理解是,政治題材郵票不同于其他題材,準確無誤是最基本的要求,“經過層層審查、把關,中國郵政發行的郵票是相當嚴謹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我設計這套郵票的原則是實事求是、尊重歷史,滿懷崇敬之情傳遞正能量。感謝中國郵政給我這樣的機會,讓郵票上的紀念館都來為我挑錯,我深感這是一種榮幸!”對于郵票設計的嚴謹,李晨也感同身受。
最后,我們用李晨郵票設計雜記里的話做結語——正義終將勝利,勝利的碩果將為全世界崇尚和平的人民所共享!我們頭頂上的這片天空曾經歷血與火的洗禮,那圣潔的白云背后,是剛剛遠去的硝煙,而那穿越時空的不朽的抗戰精神,將永遠壯美而震撼!作者:王楚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