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鑒于藏品較多,影響收藏深入進行下去。遂決定轉讓一部分藏品,也好實現所謂的以藏養藏。轉讓藏品中發現了諸多問題,有的頗為有趣,甚至是發人深思。
閑下心來,細細回味,這些問題到真的是影響收藏活動深入開展的“瓶頸”因素,有必要娓娓道來,促使集藏活動健康發展才對。
此次轉讓,涉及到了藏書、實寄封片、信銷票、糧票、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分分錢、民國紙鈔、旅游門票券、站臺票、煙標、電話卡、IC卡、磁卡、火花等各種藏品,都是嘔心瀝血,省吃儉用30年辛苦所得。
原本想象自己嘔心瀝血,視為珍寶的藏品,怎么也不賣個萬兒八千,甚至是更多的鈔票,也對得起自己這些年省吃儉用之苦。
事實給了身為藏友的我一記響亮的耳光,藏品轉讓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聞訊剛來的眾多藏友,圍觀的多,咨詢的多,打醬油的更多,買的寥寥無幾。
一方面,很多人都抱著撿漏的心理,恨不得看到賤賣的藏品,一哄而上。另一方面,對于正常出售的藏品,更是百般砍價和殺價,恨不得最低價格收購。其實,這種心理也不為過,誰不想用最小的價格買到最多的藏品。筆者3000枚煙標,都是從1960年到2000年的,合計沒有超過3000元,分成幾組在當天掛出帖子就一掃而光,便宜不便宜,撿漏沒撿漏,無需多言。
很多上個世紀50年代的圖書,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的原本首印圖書,不過是10元到80元之間,絕大多數都是10元。試問,這樣的漏還不多嗎?
問題是,很多藏品都是不錯的藏品,價格也是參考市場價格綜合而來,在不少藏友眼中還是一個字:貴!他們給出的心目中的價格,真的是令我哭笑不得,連郵商一槍走的收購價都不到,這已經不是撿漏這么簡單了,多多少少有點“逗你玩”的味道了,根本無法轉讓。
真正集郵的人都知道,信銷票收藏往往價格高于新票,收藏起來費時費力,不懂行的人往往用新票價格乘以三四折,最多半價的心理來衡量信銷票價格,得出一個貴字,令人哭笑不得,從最初不厭其煩的解釋,到最后只好不解釋。
每個藏友,到了一定時期和時刻,都會面臨轉讓藏品的現實問題。如果別人把你視為珍寶的藏品當成垃圾,給出近乎于白送的價格,你的內心做何感想。還會繼續和堅定收藏下去的信心嗎?
每一件藏品,每一枚實寄封片都是每個人當年嘔心瀝血、省吃儉用換來,單純用物價來衡量,看一下當年的購買的價格換算成每年的CPI,看一下價格是多少,恐怕真的按照這個價格計算,不少習慣殺價砍價的藏友早就喊破了天。
收藏品無法升值,甚至是事實上的貶值,已經開始動搖和打擊不少藏友,影響了不少人的收藏信心和信念。
筆者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轉讓不是賤賣。對于老朋友,真正喜歡收藏的,基本上都是半賣半送,甚至是無償贈送,希望藏品有個好的歸宿。對于習慣性砍價,直接到地板價的藏友,只能敬而遠之。
我的藏品就在那里,您買也好,不買也好,就在那里。有緣的人,可能分文不要就贈送。我秉承一個心態,一不靠藏品吃飯,等米下鍋。二不賤賣藏品,如果把藏品像垃圾那樣賤賣,只能從根本上動搖收藏活動,讓人看不到希望。
習慣用砍價去購買藏品的人,根本不懂得珍惜藏品,有的時候因為來的便宜和順利,甚至是視為雞肋,或者棄之不顧。只有真正省吃儉用、嘔心瀝血收藏的人,才會懂得珍惜藏品,才會懂得英雄惺惺相惜的道理。
試問一句,您的藏品他年何月轉讓,我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您的價格來砍您的藏品,您又作何感想。當然,這些都是說笑了。作者:左鵬 來源:西安左鵬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