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日,中國郵政發(fā)行/1一套4枚,小型張1枚。這是我國重新發(fā)行《西游記》系列郵票的第一組。古典文學名著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在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是令人矚目的瑰寶。
國人鐘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郵政不斷將古典文學名著作為郵票選題繪入方寸。
1979年12月1日,我國發(fā)行《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特種郵票一套8枚,首開古典文學名著題材郵票的先河。郵票設計汲取了京劇和動畫片的一些特點,運用中國民間年畫的處理方法,工筆勾勒,濃墨重彩,人物略有夸張,使孫悟空的形象躍于方寸之上。不過此套郵票表現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比重較大,表現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僅有4枚,其中僅有3枚表現孫悟空降妖伏魔的經典故事。
1981年11月20日和1982年4月24日,我國分兩次發(fā)行/1一套4枚,小型張1枚。1981年發(fā)行的《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郵票僅僅表現了包括小型張中的賈寶玉等13位人物形象,在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多年呼吁下,時隔30多年后,中國郵政重新分組發(fā)行《紅樓夢》系列郵票,彌補了廣大集郵愛好者這方面的遺憾。
反映傳統民族文化的郵票,用傳統的繪畫技法來表現,往往會受到國人的偏愛。我國發(fā)行的這些古典文學名著郵票,原畫多為名家創(chuàng)作繪制,郵票畫面表現技法多采用傳統中國畫中的工筆重彩,將各套郵票擺放在一起欣賞,猶如閱讀一部部微型連環(huán)畫,深受廣大集郵愛好者的青睞。
在歷屆最佳郵票評選活動中,《中國古典小說——西游記》特種郵票被評選為建國30年最佳郵票,《紅樓夢——金陵十二釵》、《西廂記》、《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郵票則被評為發(fā)行年份的本年度最佳郵票(系列分組郵票只第一組參加評選,第一組被評選為最佳郵票,后續(xù)幾組均視為最佳郵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西廂記》郵票中,人物造型準確,形象逼真,線條犀利,設色典雅,保持了唐宋以來工筆重彩人物畫的傳統,畫風絢麗而和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曾被日本集郵雜志評選為1983年中國最佳郵票,被英國《集郵周刊》和英國《外國郵票》月刊評選為最佳中國郵票。
外郵亦多
在外國發(fā)行的我國古典文學名著題材郵票中,以《西游記》人物為圖案的占比較大。它們的表現形式各異,設計精彩紛呈。
為紀念在北京舉辦的中國’96——第九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貝寧于1996年4月8日以四方連形式發(fā)行一套4枚郵票,其中左側上下兩枚郵票呈現京劇武生的孫悟空扮相。此次郵展的吉祥物就是手持郵展徽志的孫悟空,馬爾代夫《米奇暢游中國》小版張的副票上就印有這個吉祥物的圖案。
1999年,阿富汗為中國’99世界集郵展覽發(fā)行一套《京劇臉譜》郵票,其中一枚為孫悟空臉譜。2000年10月9日,巴西與中國聯合發(fā)行一套2枚《面具與木偶》郵票,其中一枚以中國泉州提線木偶孫悟空為主圖,郵票背景可見木偶孫悟空、唐僧和沙和尚。2004年7月30日,波蘭為2004年新加坡世界郵票錦標賽發(fā)行的小型張,描繪了一個造型迥異的孫悟空。2011年11月24日,羅馬尼亞與中國香港聯合發(fā)行一套2枚《手工藝品》郵票,其小版張邊紙上分別出現彩色陶制的唐僧師徒四人,而在小全張上四人已經團聚在一起。
2004年是猴年,一些國家發(fā)行的生肖郵票的設計創(chuàng)意和構思均來自《西游記》中的相關情節(jié)。加拿大發(fā)行的一枚郵票描繪騰云駕霧的孫悟空,小型張的圖案是走在取經路上的師徒四人。澳大利亞所屬圣誕島發(fā)行的小全張邊紙上方是揮舞金箍棒的孫悟空,背景可見其他三人的剪影。索馬里推出的一套4枚郵票之一則以一尊彩色陶瓷孫悟空塑像作圖案。新喀里多尼亞發(fā)行的小全張上兩枚郵票中分別出現花果山上的孫悟空和騎白馬的孫悟空。另外,澳屬圣誕島2007年《豬年》小全張左上角描繪的是“豬八戒背媳婦”的場景。
1975年2月23日,越南發(fā)行一套3枚《國家劇場》郵票,其中一枚以三國戲劇人物關公為主圖,是與《三國演義》有關的早期外國郵票。1999年3月19日,幾內亞發(fā)行一套10枚《三國演義》郵票和1枚小型張,小型張再現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場景。密克羅尼西亞也在同日推出同題材的郵票和小型張,“關云長單刀赴會”等情節(jié)登場。
2008年2月1日,泰國發(fā)行一套4枚《中國新年》郵票,其中一枚以中國戲曲臉譜造型的彩燈為主圖,中間為紅臉關公,其頭頂有孫悟空臉譜彩燈。2008年,幾內亞為紀念在洛陽舉行的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發(fā)行了一套6枚郵票和1枚小型張,小型張邊紙上可見一尊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公彩色塑像,并標有“GuanYu”(關羽)字樣,背景圖案中用齒孔狀邊框裝飾的是一幅古畫局部,其原畫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宮廷畫家商喜的《關公擒將圖》。
新加坡在1968年12月29日發(fā)行的《民間舞蹈面具》郵票之一,是《水滸傳》戲曲人物林沖與魯智深。1999年8月20日,剛果(布)發(fā)行了一套10枚《水滸傳》郵票和4枚小型張,描繪了“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等精彩畫面。
剛果(布)于1978年4月29日還發(fā)行過一套5枚《諾貝爾獎獲得者》郵票,其中一枚以美國女作家賽珍珠頭像為主圖,背景描繪包括“黛玉葬花”在內的中國古代仕女圖案。為紀念中國郵政100周年暨第九屆亞洲國際郵展在北京舉行,格林納達曾在1996年3月20日發(fā)行1枚《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小型張。來源:中國郵政報(黨玉占 司徒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