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了多套以古代建筑為題的郵票,如T56《蘇州園林-留園》、T121《中國歷代名樓》、T164《承德避暑山莊》、96-3《沈陽故宮》等等。在這些不同朝代的不同的建筑群中,有碑、亭,有橋、廊,有鐘、爐等。在這些建筑及器物上多有動物飾物,它們都是有來歷和說法的:“屃赑其形似龜,好負重,故用載石碑;螭吻其形似獸,性好望,故立屋角上;徒牢其形似龍而小,性好吼斗,有神力,故懸于鐘上;憲章其形似獸,有威性,好囚,故立于獄門上;饕餮性好水,故立于橋所;蟋蜴形似獸鬼頭,性好腥,故用于刀柄上;蟲蠻蟲全其形似龍,性好文章,故立于碑文上;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煙,故立于香爐蓋上;椒圖其形似螺獅,性好閉口,故立于門上;虭蛥其形似龍,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獸蟲勿其形似獅子,性好食陰邪,故立于門環上;金吾其形似美人首,魚尾有兩翼,其性通靈不睡,故用巡警,視鴟制柁、視魚制帆,燃草爆竹于庭”。
上述這些動物中,一些是龍子,《升庵外集》說:“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屃赑,好負重,今碑下趺是也;二曰螭吻,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三曰蒲牢,好吼,今鐘上鈕是也;四曰狴犴,有威力,故立于獄門;五曰饕餮,好飲食,故立于鼎蓋;六曰蚣蟲夏,好水,故立于橋柱;七曰睚眥,好殺,故立于刀環;八曰狻猊,好煙火,故立于香爐;九曰椒圖,好閉,故立于門鋪”。
上述前后兩說大同而小異。作者: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