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郵市行情的發展正如上幾次文章預測的那樣:次新郵將會成為行情的熱點版塊。澳門金箔、大團結版、二輪生肖等等,均有不俗表現。這些次新郵沒有原始貨源沖擊,其行情相對穩健。反觀新發行的“/1”系列郵票,發行以來節節走低。這種差別正是由于庫存截留的貨源逢高投放的必然結果。
細心的人可以發現:/1小本票也是盛極而衰了。目前已經從上個月的8元跌至6元多,跌幅達20%!同為新郵的母親節小版和十八大評選張卻飛歌猛進。這是為什么?很明顯,拉高熱點,搭配冷門向市場拋售。為了得以鞏固熱點品種行情漲而不跌,便借文交所這個平臺買空賣空。這些違背收藏品價值的行為也許可以風光一時,但是遲早要被價值規律所懲罰,最終受害的仍然是積極參與者。
幸運的是,回避新郵的覺悟已經扎根于投資者心理,次新郵的上漲就是這種覺悟的集中體現,這給集郵市場帶來了信心和希望。沒有次新郵和老票的上漲,單純地新郵炒來炒去,是不會有什么行情的,這是多次實踐證明的。今年5月12日《人民日報》在分析中國資本市場低迷根源的時候指出:“去散戶化”是最根本的原因。離開了廣大中、小散戶的參與,少數人炒新的游戲是沒有發展前途的。更何況,郵品這個特殊商品,離開了收藏群體的參與熱情,那就會連股票都不如。畢竟股票還有一個企業分紅的預期,郵票呢?離開了收藏價值文化,還有什么?
過去的依靠炒高新郵價格來吸引收藏者參與的模式已經被淘汰了。現在網絡信息如此發達,投資如此成熟,哪里還會有人盲目跟風呢?文交所塔臺也走進了誤區,忽視了精品老票,就是放棄自己的平臺優勢,為新郵炒作大開綠燈,都將證明是一個錯誤,因為炒新很可能會透支文交所信譽價值。
令人振奮的是,郵市投資者正在向次新郵和老票進軍。這是投資成熟的標志。新郵主力發動行情向來是以新品為主,老票為輔。但是如果廣大投資者利用新郵主力的輔助力量盤活次新郵和老票,這無疑是聰明之舉。為什么這么說呢?跟著完全跟著新郵主力跑注定是要進入陷阱,完全不理會新郵主力的發動行情意愿也是不明智的,唯有借力而為才是上策。最后祝愿成熟起來得投資者能夠夢想成真,能夠真正成為最終的贏家。來源:畢氏郵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