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大家看到了,新郵板塊呈現了價格大幅上漲的局面。其原因我們上回文章分析了是“郵政掛帥,投資者配合,文交所搭臺”。今天我們來講講,為什么郵政要掛帥。
也許有人會質疑筆者,是不是看見行情上漲了,就說郵政掛帥啦?如果經常瀏覽畢氏郵品網的網友會知道,我站在2014年6月9日報道了《全國集郵會議帶來的信號》一文。郵政召開“全國集郵業務電視視頻會議”,提出了創新郵品設計,突破郵品使用功能的局限。這次會議的核心就是要提升郵品的收藏價值。如何提升?一個是要設計上突破;另一個就是價格上突破。現在來看,“十八大評選張”價格大漲,甚至是突破了投資者心理價位。在設計上,也增加的諸葛亮四連體,可謂設計上的突破。這次行情也是會議精神落實的一個步驟。郵政掛帥也是在6月份就開始了。
在這里也要順便說一句:有的投資者看我站文章,習慣用眼不用腦。沒有去思考文章真正含義。也許你會說,你干脆把內涵直接寫明多好,省得讀者費腦筋。呵呵,有些話不能講明,講明了截留主力就不這么做了,我說了也是錯誤的。
言歸正傳,全國電視視頻會議是中郵集團最高層的級別會議,其核心思路就是未來新郵領域發展的基調。正是由于這次會議的主旋律,決定了今天新郵版塊整體升溫的格局。
盡管大部分投資者還對新郵的上漲猶豫不決,但是新郵的價格卻實實在在的漲了起來。不管你怎么想,總之想要收藏只能到市場花高價。至于會不會有回報,那就是未知數了。
本站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任何大幅上漲的郵品都是因其發行量少,收藏群體多,缺一不可。目前來看,“十八大評選張”發行量僅僅8萬枚,算是量少,但是其收藏群體是不是多,答案很明顯:不多也。為什么收藏人數少?因其不屬于傳統郵品系列。大家不要小看這個傳統系列的巨大作用。例如:2003年以來發行的小版屬于新系列郵品,在經歷了近十年的積淀后,仍未出現大行情,尤其是剛發行的頭幾年,不也是價格低的可憐么?所以今天高價投資新系列的量少郵品還是要謹慎,不能自己著急,越是著急就會越容易進入陷阱。
“十八大評選張”作為提前并且是唯一公布了發行量的郵品,其用意是很明顯的,就是期望市場投資者高價炒作,以帶動其他未公布發行量評選紀念張系列上漲。一旦市場形成炒局,未公布發行量的可以隨時加印。投資者將會面臨十八大板塊賺的錢全都賠到其他評選張上面的風險。這樣的悲劇不是沒有發生過:三輪龍大版大漲賺的錢最終賠到加印后的三輪蛇大小版和蛇小本上的悲劇,還記憶猶新吧?
也許有人說:我可以只投資十八大評選張,不投資其他的,不就沒有風險了么?呵呵,你現在可以看看,在市場上你能買到幾枚十八大評選張貨源?該品種已經被高度控盤,不掏個讓你吃驚的價格你是不會拿到有量的貨源。拿不到有量的貨源自然就享受不到高額的利潤,同時卻冒著巨大人為風險,不是得不償失么?
總之,你想在新郵陷阱里光吃誘餌,還不陷進去,無異于與虎謀皮。不過,郵政掛帥,發動行情卻給郵市的投資帶來了一縷暖意,這是對于郵市發展的唯一貢獻。我們可以利用這次機遇,抓住精品老票質優價廉的品種,分一杯羹也許是務實的,可行的。記得有句名言說得好:我寧可相信給我一個土豆,也不相信許諾給我一只天鵝!來源:畢氏郵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