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將在2014年8月20日發行《誠信》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一套一枚,面值為1.20元,圖名:誠信。帶有空白附票的此套郵票專用于個性化服務業務,另有附票帶有“誠信”字樣的該專用郵票同時發行。大版張共15枚郵票。北京郵票廠膠版印刷。
郵票主圖為古鼎的形象,寓意誠信(一言九鼎)。并同日發售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珍藏(2002-2014),包含有“誠信”主題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大版一套,還發售《誠信》個性化專用郵票版票郵折。
誠信作為一個道德范疇,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傳承數千年。戰國時,秦軍圍趙,毛遂諫言使得楚王出兵援趙。平原君夸獎毛遂:“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呂”。故“一言九鼎”被用來形容一個人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現在引申為做事講誠信。本產品正是以此為寓,用鼎的形象來表達誠信之意。
在現代社會中,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之本,只有以真誠之心,行信義之事,才能以誠取信,以信取勝。為配合《誠信》專用郵票的發行,總公司發行專用郵票整版折一枚。
內容:《誠信》專用郵票整版票一版。
發行日期:2014年8月20日
《誠信》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上“鼎”的表現含義
中國郵政將在2014年8月20日發行《誠信》個性化服務專用郵票一套一枚,郵票主圖為古鼎的形象,寓意誠信(一言九鼎),現在引申為做事為人要講誠信。
在古代,鼎是貴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載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國家政權的象征,《左傳》有載:"桀有昏德,鼎遷于商;商紂暴虐,鼎遷于周"。鼎是宮廷瑰寶,是政權、財富、貴族的代言物,是青銅時代的精神所在,人們用它敬以香火,以乘先人之靈氣,富其生活,牢其基業,昌其事業,旺其家族。
鼎本來是古代的烹飪之器,相當于現在的鍋,用以燉煮和盛放魚肉。許慎在《說文解字》里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燒制的陶鼎,后來又有了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于荊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傳說,鼎就從一般的炊器而發展為傳國重器。
鼎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周代的國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慶典或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以記載盛況。這種禮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響。為慶賀聯合國50華誕,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聯合國總部,向聯合國贈送一尊青銅巨鼎——世紀寶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慶典之際,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矗立于拉薩人民會堂廣場,象征民族團結和西藏各項事業鼎盛發展。此舉意義深遠,文化內涵豐厚。
一言九鼎的故事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包圍了趙國的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您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您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鐘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薦”出自同一個典故。平原君夸獎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變到現在就成了信守諾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