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集郵報》3月4日第15期第5版,刊登張振茂先生《小議“多合一”郵票的魅力》一文,文中有關“多合一”郵票的觀點較為新穎,內容也比較精彩,筆者讀后有些感想,試就“多合一”郵票作以下補充分析。
一、“多合一”郵票的特征。
所謂“多合一”郵票,必須具備幾個特征:一是全套郵票必須由2枚以上郵票組成,整套郵票必須是一個自然整體的畫面;二是整套郵票必須采用連印的形式;三是其中的每一枚郵票必須有自己的表現(xiàn)內容和圖名。而且,這三個特征缺一不可。
二、我國最早的“多合一”郵票。
沿著上述特征的思路,我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上查找,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郵政最早采用這種“多合一”形式發(fā)行的郵票,應該是1964年10月1日發(fā)行的紀10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郵票,而不是1978年發(fā)行的T34《水鄉(xiāng)新貌》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這套郵票,表現(xiàn)的是慶祝國慶的喜慶場面,整套郵票的畫面是一個整體,且3枚郵票連印,將3枚郵票分隔開來看,也可以獨立成畫,且有不同的郵票圖名,分別是“中國共產黨萬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毛主席萬歲”。
三、“多合一”郵票的幾種形式。
從中國郵政目前已發(fā)行的紀特郵票看,“多合一”郵票有“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五合一”等幾種不同形式。其中,“二合一”郵票,除了張先生在文中列舉的幾種之外,應該還有1996-3《沈陽故宮》、1997-23《長江三峽工程.截流》、2005-2《/1》、2007-14《/1》、2007-15《/1》、2008-11《/1》等多套郵票;“三合一”郵票,除了2013-16《/1》郵票之外,還有2003-8《/1》及最早的“多合一”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四合一”郵票,雖然張先生文中列舉了很多,但也還有1996-2《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2003-13《/1》、2005-7《/1》等郵票。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四合一”郵票中,其實又存在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橫4枚連印”的形式,一種是“田字型連印”的形式,如《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崆峒山》就是這種“田字型連印”的“四合一”郵票;相對來說,“五合一”郵票發(fā)行的較少,除了《水鄉(xiāng)新貌》之外,還有在T34《水鄉(xiāng)新貌》之前發(fā)行T25《化學纖維》郵票,這是一套5枚連印的郵票,通過“原料”、“抽絲”、“紡織”、“印染”、“成品”等五個不同環(huán)節(jié),以一種抽象的形式展現(xiàn)了化纖工業(yè)生產整個流程的全貌。作者:余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