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集郵報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郵市投資要注意規避風險》。文章的中心意思就是通過列舉幾款老票下跌和幾款新郵上漲,來說明只有棄老票從新郵才會獲利,否則將會“一無所獲”。
看完此文,越發感覺不敢投資新郵了。因為如果用上漲和下跌來作為投資的依據,那么我們看到的事實是新郵比老票跌得更狠!文章列舉的“梅蘭芳”型張等下跌的幾款老票跌幅為歷史最高價的50%左右,那么新郵呢?下跌的幅度恐怕要遠遠大于50%吧?不信嗎?“/1”四連體從6000跌至1000元,05年的“/1”不干膠版從240元跌至40元……很多很多。至于漲幅,大家有目共睹,老票并不比新郵遜色。不過遺憾的是最廣泛的集郵者和投資者是分享不到新郵“大漲”帶來的利益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新郵低價貨源被處于支配地位的截留主力所控制,留給投資者的只能是殘羹。老票則不同,其獲得收益的群體是公平的競爭。
盡管這樣,新郵還是被文章引用作為鼓吹新郵的論據。只不過,不說新郵跌多少,只提漲幅巨大的。在強化新郵漲幅時,便夸大其辭。例如:文章說,“部分漲幅高的品種甚至達到一二十倍,如“庚辰龍”(三輪“龍”大版)版票就是其中的代表者……”這個一二十倍的漲幅是“龍”大版市場最高價格和面值比較得出來的,請問,哪個投資者能夠面值買得到“龍”大版?如此欺騙,推選出來的“龍”大版竟被當成了新郵代表者,可見整個新郵板塊是一個怎樣的騙局!
為了證明新郵好,甚至將新郵的范圍擴大至僅20年前。文章重點列舉了1995年發行的“共創未來”郵票神奇表現。遺憾的是該票未漲價之前,從未提及,現在看見上漲了,才被當作神靈。只可惜急時抱佛腳-為時晚矣!為了弱化老票,竟然將“奔馬”、“愛科學”等型張形容為“打入冷宮”、“一片狼藉”,那么跌幅更大的許許多多新郵是不是應該叫做打入地獄了?如果說冷宮還算是人住的地方,那么地獄呢?所以看完此文,我對新郵越發恐懼了。
盡管新郵人為制造的陷阱重重,也有很多實例證明跌幅比老票巨大,但是文章仍然鼓吹“抓新放老也就成為了投資者最佳的郵品配置”。可見文章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在吸引投資者將目光投向新郵這個大陷阱。我們都知道,老票是集郵的靈魂,集郵者、收藏者、投資者猶如集郵的三個支點,缺一不可。老票好還是新郵好,應該是集郵群眾說的算。如果看著大家不上當,而采用虛假的論證來吸引眼球,則是徒勞的。
綜上,投資老票是不是就真的不如新郵嗎?憑良心講,當然不是。不僅僅是老票的風險小,而且更為難得是其收益并不比新郵差。事實證明:最近幾周,90年發行的“夜宴圖”版票從上個月90元/版漲到現在155元/版成交,其漲幅已經有目共睹。作者: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