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張是郵票的另一個表現形式,由于票形較大,又帶有邊紙,往往能體現更多的信息,再加上發行量一般比同時期的套票少,受到了郵人的追捧。截止到2014年3月,我國發行的古代名畫小型張共計6枚,目前的價格都比面值高,有的甚至比面值高500倍,成為一代經典。應該說小型張和古代名畫的結合是升值的保證。
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由唐代周昉繪,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藝術價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畫標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現實主義風格的繪畫作品。畫中描寫的是唐代當時貴族婦女的日常生活,說明唐代的社會政治比較開明,因此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才能夠流傳下來。這一時期也是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表現風格的開端,而以前的繪畫內容大多是歷史宗教人物。
仕女圖是我國傳世是十大名畫之一,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由于原畫是長條形,最適合用于小型張的發行。小型張也是我國第一枚長條形小型張,印刷細膩,面值等部分使用了金粉印刷。由于題材設計都非常好,發行量也僅103萬,使得此張的價格在最近幾年的行情中有了大幅的上漲,2011年7月曾將到過1600元,隨著大盤的下降價格也開始下移,目前的市場報價大約1000元,在80年代小型張中仍屬于較高價位。
步輦圖
《/1》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現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步輦圖的藝術價值并不比仕女圖低,同樣是傳世十大名畫之一。但由于發行量已經上漲了十倍還多,價格也應聲下降。2002年發行時的期貨價格曾經高達35元,但隨后價格開始下降,到了2005年價格已經接近面值8元。2010年開始的一波行情使得眾多名畫郵票上漲,步輦圖借力漲到了20元左右。2013年南京的文交所將步輦圖列為常規交易品種,這時的步輦圖迎來了真正的春天,價格飛漲,在短短2個月內價格漲到60元,隨后隨著貨源的到來價格有所下降,目前為45元,也屬歷史高位了。
國色天香圖
《國色天香圖》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圖中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國色天香圖》堪稱“中國牡丹第一圖”,是中國古代牡丹繪畫最杰出的作品。
盡管此畫的名氣趕不上前兩枚,但畢竟出于廣大人民對牡丹的喜愛,此票的價格也一度高達30元。隨后價格起伏不定,目前已經跌至14元。由于此張的票名為2009年世界郵展,使得名畫的題材大打折扣。但這也開了用古代繪畫表現郵展小型張的先河,隨后的2011年的亞洲郵展也是這樣發行的。2009年世界郵展在洛陽舉辦,剛好洛陽牡丹天下聞名,于是便采用了清朝馬逸的國色天香圖作為主圖來發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漁莊秋霽圖
清王翚漁莊秋霽圖,清代王翚作品。款識為漁莊秋霽。丙申八月,仿甘風子淺色法。永老道先生正,虞山石谷子王翚。 作者王翚與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合稱“四王”。又加吳歷﹑惲壽平合稱“四王吳惲”。
王翚山水畫以臨古入手,但并非專摹一家,“縱覽右丞、思訓、荊董、勝國諸賢上下千余年名跡數十百種,然后知畫理之精微,畫學之博大如此。”“以無人筆墨,運宋人邱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他又不完全為古人成法所束縛,而比較注重寫生。王翚作畫能融會貫通諸家眾法,創造出秀潤多姿的面貌和風格。評者認為王翚山水“筆墨逼真、形神俱似,羅古人于尺幅,萃眾美于筆下。”格調明快生動、章法多變,皴染得法,富有寫生意趣。同時也指出他用筆刻露,用墨少變化,構圖過于壅塞等不足。
效仿2009年的世界郵展小型張,2011年的無錫亞洲郵展在發行規格上與洛陽的世界郵展如出一轍。小型張選取的是清代的王翚的漁莊秋霽圖,此圖表現的是江蘇太湖的景色,正是無錫的特色。原畫由上海博物館收藏。此張由于是頂著亞洲郵展的名發行,發行之后并未受到重視,一段時期成為打折張,價格降至6元以下。2013年以來隨著古代名畫題材郵票的興旺,此張也重新被郵人認識,目前已經擺脫打折張的地位,價格漲到11元。盡管發行量略小于國色天香圖,但由于設計并不太好,使得價格一直處于低價位。
搗練圖
《/1》是唐代名畫,作者是唐代畫家張萱,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后被掠奪并流失海外,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搗練圖》卷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這幅長卷式的畫畫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第一組描繪四個人以木杵搗練的情景;第二組畫兩人,一人坐在地氈上理線,一人坐于凳上縫紉,組成了織線的情景;第三組是幾人熨燙的場景,還有一個年少的女孩,淘氣地從布底下竄來竄去。
時隔29年,終于仕女圖的姊妹篇搗練圖發行。搗練圖郵票的設計和1984年的仕女圖相似,均為三枚票加一枚張,而小型張則是三枚票的合體。這樣的設計盡管在29年前已經使用過,但今天看起來還是那么吸引人,以至于2014年的浴馬圖也是這樣的設計理念。搗練圖的發行量還沒有公布,但據估計發行量應該在900萬-1000萬,近幾年小型張發行量有縮小的趨勢。此張2013年發行之后便升值,最高漲到20元,隨后開始下跌,目前15元左右。但由于發行量未公布,相信今后價格還有劇烈變化。
浴馬圖
元代趙孟頫所作。此卷畫溪水一灣,清澈透明,梧桐垂柳,綠蔭成趣,駿馬數匹,馬官九人。畫中馬的姿態各異,神態生動,有的立于水中,有的飲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鳴,有的臥立顧盼。馬官們牽馬臨溪,或沖浴馬身,或在岸邊小憩。人物、鞍馬分別施以不同色彩,豐富濃郁而又清麗,做到了色不掩筆。用筆精細,色調濃潤,風格清新秀麗。是代表了趙孟頫人物鞍馬畫中的典型風貌,是幅形神兼備、妙逸并具、風格高雅的藝術精品。
/1的設計和之前的仕女圖和搗練圖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郵票改成連印。其實如果郵票連印那么小型張是否有必要發行呢,或是只發小型張,郵票可以省了。還有幾天才發行,但目前的市場期貨價已經和2013年的搗練圖差不多。由于今年的市場并不好,許多新郵的上市價格大跌,能夠在面值以上的已經不易。此張的設計還是中規中矩,相信能成為2014年比較熱門的一套郵票。
名畫郵票今后還有發行,小型張自然也少不了。十大傳世名畫沒有發行的部分基本上都在臺北故宮館藏,但畢竟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的《搗練圖》尚且能發行郵票,似乎藏于臺灣的名畫大陸發行部分珍品似乎也說的過去了。希望今后更多的傳世名畫能夠登上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