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馬年生肖郵票已經與集郵者見面了,郵票上這匹體形健壯的大白馬給很多集郵愛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殊不知這匹看似溫馴的大馬可是至少經過了3次“大手術”才呈現在人們面前。郵票的設計者陳紹華先生在微博上曬出了大白馬的原圖,于是,網友們對比原圖,品頭論足。
爭論一:大馬眼睛瞪還是瞇?
其實設計者最早畫出來的是一匹汗血寶馬,而并非白馬,不過這一點倒不是網友們爭議的焦點,倒是無數細節引得人們幾天來把帖子下面的評論頂出近400條。以馬眼睛的形狀修改為例,就引起了網友們的不少爭議。
“原稿的馬眼睛瞪得老大,真精神,怎么就給換了呢?”不少網友看了原圖后替設計者陳紹華打抱不平。不過還有大量網友覺得,這雙瞪圓的眼睛放在馬臉上不太合適,看起來就像是大馬受了驚嚇一樣。到第二次修改稿時,大馬圓圓的眼睛瞇了起來,少了幾分抽象,原作者也稱這是在弱化個人的風格。
另外一個細節爭議也不小,原稿中的馬腿很有特點,一改人們印象中健碩的模樣,用四條線條剛硬明朗的腿取而代之,看上去更像是機械腿。可是,在后面的改稿中,機械腿也沒了。
評論這條微博的人,不乏學設計的,對于這四條腿被換掉,大呼可惜:“原稿整匹馬線條剛硬有力,四條腿更突出了這一點,沒了這些因素,整個作品就要落俗了。”不過這個說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的,集郵愛好者王先生說,往年的生肖郵票,圖案有的比較寫實,有的比較抽象,總體來說就得用栩栩如生來形容,今年要真是弄個機器馬出來,可能大多數人還真接受不了。
爭論二:要傳統還是要個性?
記者到798藝術區采訪,幾位年輕的藝術家看著微博中的設計稿,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陳先生以前也設計過其他年份的生肖郵票,但是那些設計稿基本上都沒有把他自己的風格完全展現出來。”一位藝術家告訴記者,單看原稿的馬,絕對是無可挑剔的,但放在郵票上,可能確實有不合適的地方。郵票所面對的是普通老百姓,而不單單是藝術家,前衛的風格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整匹馬的風格從剛硬變成了勻稱飽滿,也更符合老百姓的審美。這其中還有個國情和傳統觀念的問題,比如初稿馬的馬鞍上畫的是龍,大概有龍馬精神的意味,但按著傳統,福字當先把龍換成蝙蝠就是個好創意。
設計師陳紹華談設計理念
/1設計者為中國著名平面設計師、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常務理事陳紹華,他此前已設計了猴年、豬年、牛年、龍年生肖郵票。陳紹華介紹,“馬票”設計工作從去年4月份就開始了,從構思到三易其稿,前后用了大半年時間,與猴票設計用時差不多,而豬票、牛票、龍票的設計均屬于臨時“救場”,用時在兩個月以內。
借鑒“唐三彩”造型特征,立意要有務實精神
談及設計構思,陳紹華表示,中華馬文化歷史悠久,僅在漢字之中,驪騏騮駱等描述駿馬毛色的字就有數十種之多。 “烏騅”、“赤兔”、“颯露紫”等名馬,更是作為力量、速度、高貴和勇敢之精神象征,故隨歷史戰績而名留青史,引無數文人墨客之吟頌;甲午年生肖特種郵票設計借鑒了漢馬之雄渾、唐馬之雍容的傳統藝術精髓,一改當今流行的奔馬或躍馬虛張與浮躁之風,以一匹健碩彪悍、腳踏實地、從容自信之立馬表達傳統中華之美德及務實之精神。
他總結道,“緞黃迎御駕,寶蓮寓祥和,赤鞍載蝠臨。”
陳紹華表示,在十二生肖中,自己最喜歡馬。“因為我也屬馬,若以美為標準來選擇,我覺得馬是十二生肖中最美的。”他說,“馬之所美,在于其整體形態,故此圖稿不以以往慣用的局部夸張(如頭部面部等)來表現,而重在表現和諧、勻稱的比例和矯健的體態。基本風格則延承了漢之雄渾,唐之雍容的傳統藝術精髓,借鑒了‘唐三彩’的造型特征,一改當今流行的奔馬或躍馬虛張與浮躁之風,以一匹健碩彪悍、腳踏實地、從容自信之立馬表達傳統中華之美德及務實之精神。因此,緞黃迎御駕,寶蓮寓祥和,赤鞍載蝠臨,體現‘馬上有福,甲午吉祥’之寓意。”
問及生肖“馬票”的設計費,陳紹華透露:“在設計稿酬上,郵政集團公司已給了我最高檔的稿費,為1萬元人民幣。”
陳紹華設計的郵票作品
1995年《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2003年《/1》
2004年《/1》
2005年《/1》
2006年《/1》
2007年《/1》
2009年《/1》
2010年《/1》
2007年《/1》
2011年《/1》
2012年《/1》(獲年度最佳郵票設計獎)
2014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