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2013年11月16日發行《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1套4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3-30
圖 序 圖 名 面 值
(4-1)J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20元
(4-2)J 北國風光 1.20元
(4-3)J 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 1.20元
(4-4)J 心潮 1.20元
郵票規格:57×38毫米(一、二、四圖)、38×57毫米(三圖)
齒孔度數:13.5度 (一、二、四圖)、13度(三圖)
整張枚數:版式一 10枚、版式二 8枚(2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 164×235毫米(一、二 、四圖) 235×164毫米(三圖)、版式二 219×155毫米
版 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 計 者:馬剛
原畫作者:陳衍寧 靳尚誼 高泉
責任編輯:秦巍
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一)、《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畫幅尺寸164CM×235CM,油畫作者:陳衍寧,畫于1977年,收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油畫背景:1918年4月,毛澤東與十幾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組成新民學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畫作表達了“獨立寒秋”的意境,更突出了毛澤東風華正茂,準備投身偉大革命洪流的堅毅,似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情。
(二)、《北國風光》原畫名《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油畫作者:靳尚誼,畫于1977年,收藏地:中國革命博物館。根據毛澤東1936年2月在陜西清澗縣袁家溝(也作山西省石樓縣留村)創作的詩詞名篇《沁園春·雪》而創作。
(三)、《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布面油畫,作者:靳尚誼,畫幅尺寸158CM×134CM,畫于1961年,收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畫面背景:1947年,中共中央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的會議上毛澤東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
(四)、《心潮》,布面油彩,畫幅尺寸180CM×350CM,高泉創作于1977年。作品著意表現了在波濤澎湃的大海面前,毛主席駕馭客觀世界的信心和膽識。
《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二十周年》郵票主圖背景及原地郵局
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生120周年,中國郵政即將于2013年11月16日發行《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郵票四枚。四枚郵票擬表現毛澤東同志四個不同時期的形象。此前有郵友指出此套郵票的設計者將為曾設計過《毛澤東同志誕生一百一十周年》紀念郵票的設計師馬剛。
(一)《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畫幅尺寸:164 cm×235 cm,作者:陳衍寧,畫于1977年,收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
畫作表達了1925年毛澤東同志重游長沙桔子頭創作的詩詞名篇《沁園春·長沙》的意境。1918年4月,毛澤東同志與十幾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組成新民學會,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畫面是風華正茂的毛澤東站在長沙桔子洲頭“獨立寒秋”,準備投身偉大革命洪流的堅毅,似見“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豪情。原地郵局可選長沙市溁灣路郵政支局(410006)。
原作者資料:陳衍寧,男,1945生,廣東省廣州市人。1959年進廣州美術學院附中學習,1965年畢業于廣州美院舞臺美術班。先后任職于海南話劇團,中國廣州交易會,廣東省文藝辦公室和文藝創作室,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廣東分會常務理事,廣東畫院畫家。
(二)《北國風光》原名《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畫幅尺寸:136 cm x196cm,作者:靳尚誼,畫于1977年,收藏地:中國革命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
根據毛澤東1936年2月在陜西清澗縣袁家溝(也作山西省石樓縣留村)創作的詩詞名篇《沁園春.雪》而創作。當時,毛澤東和彭德懷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這白雪皚皚的塬地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提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原地郵局可選陜西清澗縣高杰村郵政所(718306)。
(三)《毛澤東在十二月會議上》
畫幅尺寸158cm×134cm,作者:靳尚誼,畫于1961年,收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
1947年夏秋,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并迅速將戰爭推向國民黨統治區,這標志著中國人民“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在這種形勢下,為了制定黨的行動綱領,奪取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陜西米脂縣楊家溝召開擴大會議,史稱“十二月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期間舉行的一次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會議。原地郵局可選陜西米脂縣楊家溝郵政所(718108)。
(四)《心潮》
畫幅尺寸180 cm×350 cm,作者:高泉,畫于1977年。
作品著意表現了在波濤澎湃的大海面前,毛主席駕馭客觀世界的信心和膽識。畫中撞擊礁石的海潮洶涌澎湃,雪白的浪花四濺,而天空烏云密布,主席身穿黑色風衣背手矗立岸邊凝神觀望,主席身材絕大多數部位被暗色衣服籠罩,唯表現神情的臉、手等重要部分顯出明顯的亮度。作者充分運用繪畫中的厚薄、冷暖、虛實、動靜等表現方法,通過自然環境的蒼遒勁動去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達到較強的直觀感染力。畫面上:滔天的白浪,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遠處隱隱約約的打漁船,自然使你聯想到1954年夏《北戴河》這首詩詞意境。原地郵局可選河北秦皇島北戴河東山郵政所(066100)。
原作者資料:高泉,1936年11月生于安徽蚌埠。1961年7月畢業于中央美院油畫系董希文工作室并留任助教。 1962年11月志愿調干入伍,先后在海軍政治部、總政畫報社、解放軍藝術學院、軍事博物館任美術員、美術編輯、美術教員、美術創作室主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美協油畫藝委會委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一級美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