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2013年10月22日增加發行《世界審計組織第二十一屆大會》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1.2元×2。
世界審計組織第21屆大會定于2013年10月22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我國審計署將首次成為世界審計組織大會東道主,并將在這屆大會上接任該組織主席。作為全球第二大國際組織,世界審計組織成立于1953年,由聯合國成員國最高審計機關組成,是各國最高審計機關信息交流、技術合作、培訓研討的主要平臺,目前已擁有191個成員。該組織每三年舉行一次大會,大會休會期間每年舉行一次理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于2010年設計完成了2013年世界審計組織第二十一屆大會的會標,除說明大會名稱、舉辦時間和地點的中英文字符外,圖案主要由中國長城、地球和托舉的雙手構成,解讀如下:
長城(The Great Wall)
長城是本屆大會會標靈感的源泉。它綿延在中國5000多公里的疆土上,經歷2500多年的歲月洗禮,雄偉博大的景觀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地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人類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毅力,構成中華民族心理認同的客觀依據,成為世界人民心目中中華民族數千年燦爛文化的標志。
追溯修筑長城的淵源,是為了抵御外來侵略構建的戰略防御設施,象征著國家的安全和鞏固。英文中長城的譯名“偉大的墻”,恰如其分地說明了它在抵御、預防外敵和鞏固國家安全方面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和“審計”所發揮的功能不謀而合。國家治理與國家審計是本屆世界審計組織大會的第一主議題,而“墻”的概念所蘊涵的意義傳達了這一主題的基礎含義。
會標中的長城狀如不斷上升的階梯,隱喻著溝通交往的通途,切合世界審計組織“經驗分享,人人共惠”的宗旨。現實中,長城不僅是一條軍事防衛線,歷代高明的政治家們,還將其作為經濟、文化的聚匯線和播撒文明的文化帶,促進民族融合和經濟開發。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傍長城而西延,國際通衢盛期數百年,長城成為各國人民友好往來和互通有無的紐帶。將長城作為大會會標的主體圖案,充分彰顯了本屆大會突出溝通、友誼、交流和發展的主旨。
地球(The Globe)
會標運用地球的圖案,與世界審計組織標記中的地球圖案遙相呼應。一條圍繞地球的藍色飄帶,代表著一種穩定和可持續的發展,指示著無限延伸的可能性,昭示著世界財政金融的未來不斷蓬勃發展,與大會的另一主議題“財政政策的長期可持續性”,建立起微妙的聯系。
地球的圖案,昭示著世界審計組織的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的浪潮席卷而來,世界各國的聯系與溝通愈發緊密。已成立60周年的世界審計組織,在各國最高審計機關共同發展、溝通和合作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本屆世界審計組織大會將是全球審計同行的盛會。
地球的圖案,也承載著審計工作應放眼全球的訴求,這個概念也是大會作為一個整體所蘊涵的主題。最高審計機關和世界審計組織都應立足于世界的新形勢,關注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積極參與構建多層次的全球經濟治理架構和機制安排,發揮審計的獨特作用。
托舉的雙手
托舉的雙手承載著多層含義:一方面,雙手可以指向最高審計機關與公民等利益攸關方攜手合作,共同促進審計發展,這是世界審計組織多年來努力推動的目標;另一方面,也代表著世界各國的最高審計機關攜起手來,力求在世審組織戰略規劃的指引下,迎接挑戰,展望和繪制世界審計組織及各國最高審計機關的美好未來。同時,托舉地球的姿態,也代表著世界審計組織及各國最高審計機關將通過自身的努力,通過推動審計工作的發展,為保護環境、建設綠色地球做出積極貢獻,共同托舉起地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