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半年的策劃、信息整理、投票、評選,2012年度全國十佳集郵圖書評選8月13日在長春揭曉。 此次列入十佳的集郵圖書是:《中華民國/1(1912-1949)》、《世界生肖郵票目錄(2011) 》、《膠東郵史鉤沉》、《陜西集郵史(1998—2010)》、《郵票圖說中國科技》、《中國集郵30年大視野—戈中博集郵文選》、《中國孫中山像郵票大家族圖鑒》、《上海“必能寶”DM300帶圖式郵資機符志圖錄(2002-2011)》、《福建集郵史》、《<郵乘·郵票考略>整編與研究》。
自從加入文獻集郵研究會后,每一次的評選都參加了,盡管最后的結果不是自己選的圖書,但參與了,也就盡了會員的義務了。前些時候,針對本次圖書評選,有人在文獻網里喋喋不休,大意是沒有讀過這些圖書,不能評選,還說了很多出格的話,引來很多人的指責,鬧得不亦樂乎。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114本相關的圖書,估計不可能有人看全,也不會有人花那么大的精力去讀遍這些書。所以,我的做法是先評自己看過的書,再看入選目錄,找自己感興趣的書評選。
看到最終的排行榜,集郵者對目錄類的圖書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比如此次的《中華民國郵票目錄(1912-1949)》、《世界生肖郵票目錄(2011) 》、《上海“必能寶”DM300帶圖式郵資機符志圖錄(2002-2011)》、《中國孫中山像郵票大家族圖鑒》等等都屬于這一類。
文獻集郵研究會舉辦這樣的活動是非官方的,不作為權威,但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得到集郵界的關注,聽葛建亞會長說公,每到了集郵圖書評選的時候,都會有官方的、民間的集郵組織給他打招呼要求將某一種圖書列入到評選目錄中,最好是能進入到排行榜中。不夠文獻集郵研究會始終會恪守“游戲"規則,不會隨便更改已經制定好的評選條件,至少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評選是由規則的,是經過正規的程序的,雖然不是權威部門所發布,但至少能代表了民意。
為了配合此次評選活動,吉林省文獻集郵研究會受文獻集郵研究會的委托,印制了專用的明信片,在評選結果頒布當天給,從長春寄給文獻集郵研究會的每一位會員,也算是會員的一種福利吧。這枚片數量有限,文獻集郵研究會會員每人一枚,“走進吉林”活動給訪問團成員每人一枚,葛會長留存30枚,很珍貴的喲。
另外,參加評選活動的300多位會員得到的明信片上有一枚“參評紀念”付戳。作者: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