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上月底到江蘇省蘇州市參加風景戳研究會建會25周年慶典活動,活動的舉辦地是蘇州市景范中學,由于這里離蘇州觀前文化市場只隔了一條人民路,所以筆者與好友金光發抽空到該市場的郵票交易廳逛了逛。
蘇州觀前文化市場位于市中心繁華地區,東傍“玄妙觀”,西近人民路中段,市場共占有四層樓,設店鋪480個,總營業面積達16600平方米。整個市場設施豪華、寬敞明亮,令人感覺舒適和安全。一樓和二樓主營新疆和田白玉、緬甸翡翠、寶石、鉆石、水晶和金銀飾品等;三樓主營書畫、古董和奇珍異寶,并有大型藝術品展覽館;負一樓即地下一層為郵票、錢幣、木雕、瓷器、雜件和老票證交易中心,郵票和錢幣交易廳是蘇州主要的郵幣卡交易場所之一。蘇州人文薈萃,集郵的根基深厚,盧賦梅、張景盂等老一輩集郵家對中國早期集郵活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如今,周治華弘揚生肖集郵并名揚中外,蘇州的集郵活動也搞得熱火朝天,推動了蘇州郵市的發展。蘇州市與筆者所居的寧波市同為地級市,但在寧波市就找不到如此規模的郵市。
據觀前文化市場郵商介紹,交易中心原有經營郵票的攤位40多家,如今包房加攤位只有15家,目前交易中心是瓷器、雜件和老票證等在唱主角。筆者看到文化市場旁的觀前商業區內人潮如流,而這里卻缺少些人氣,這么大的交易廳內前來淘寶者屈指可數。郵商們大多在閑聊、喝茶、抽煙或玩手機和電腦,顯得十分悠閑。多數攤位里擺放的主要都是新郵,這與全國其他城市的郵市相仿。
筆者走進地下交易中心時,巧遇一位相熟的蘇州郵友,他帶領筆者和金光發先后逛了經營郵品的兩個攤位和一個包房,使筆者節省了不少時間。去的這家包房由一位年輕的小伙子經營,蘇州郵友向小伙子介紹筆者專門收集和研究風景日戳,小伙子轉身拿出了一大堆郵票實寄封,有兩三百枚,筆者大致一瞧頓覺眼前一亮,這些實寄封居然都是桑萬里的藏品,且上面蓋的戳大多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郵票發行首日風景日戳。上海的桑萬里先生,是我國收集和研究風景日戳的前輩,他還是新中國第一冊風景日戳圖錄的編著者之一。據小伙子介紹,這些桑萬里的藏品是從廢品站里買來的。筆者和金光發一起挑選了50余枚實寄封,小伙子開始要5元一枚,經過討價還價,最后以3元一枚成交,我們覺得這筆交易是十分合算的。能以如此低的價格買進這些實寄封,一是這些實寄封都是來自廢品站,小伙子的進價本身就低廉;二是這些封可能已經在這里擺放一段時間了,估計也一直無人問津。領我們來的蘇州郵友早就知道這里有風景日戳和首日封。在與小伙子閑聊中得知,他這間包房一年的租金將近一萬元,相對其他郵市還是比較便宜的,但小伙子仍然悲嘆目前郵市客源太少。
筆者到過全國各地不少郵市,從來沒有遇到過有如此大量且價格如此便宜的風景日戳實寄封,更不要說是名家收藏的首日實寄封了。筆者會想念蘇州郵市的,也一定會再到觀前文化市場淘寶。作者:張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