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會員特供郵品已經敲定,為《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小型張的雙聯張郵折,定價20元,按各地2009年度上繳會費的額度下發。這是又一枚小型張雙聯張,依舊包裝成郵折下發,售價也依舊。
由此筆者想到會員特供郵品的創新問題。會員特供郵品象征著會員的權力,也是激發會員自豪感增強凝聚力的重要舉措。會員特供郵品體現了郵政部門的關愛,體現了全國集郵聯服務會員的宗旨。因此會員特供郵品的設計、印制應該是最棒的,要象今年對待《唐詩三百首》特種郵票那樣,調動最好的設計人員,動用最好的印制設備,采取最新的技術,打造出新穎的郵品,給人以震撼,給人以驚喜。遺憾的是,2009年的會員特供郵品步了去年的后塵,不能給會員以新鮮感,更難吸引廣大集郵愛好者的關注。
其次會員特供郵品的售價還是居高不下。為什么非要做成郵折供應?同樣是全國集郵聯印制的會員專用郵票年冊,每年都留有會員特供郵品的位置。難道會員特供郵品的折子,僅僅為了起到將會員特供郵品保駕護航到會員手中的作用?待會員插進冊中,它就完成了歷史使命?這樣不但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浪費了會員的錢財!為什么就不能將會員特供郵品“裸體”出售給會員?或者插進會員專用年冊一同出售?這樣會員就能按面值12元得到,即減少了會員負擔,又加大了會員特供郵品增值潛力,何樂不為?!
最后是會員特供郵品的印量偏大。如1997年的會員特供郵品“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折”,發行量2000萬,然而當時官方公告的會員數為1800萬,整整多了200萬!2008年會員特供郵品“郵聯六大小型張雙聯張折”,發行量150萬,然而官方公告的2009年會員數為145萬,2008年會員數顯然低于此數,就是將它與2009年的會員數相比還是整整多了5萬!可以定論的是,會員特供郵品陷入一年不如一年的窘境,發行量偏大是主要原因之一。會員特供郵品要嚴格控制發行量,按照會員人數印制,決不能利用會員特供郵品再開發其他郵品,更不能流入郵市贏利。
值得回味的是,會員們一提早期會員特供郵品,不但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而且做為會員的自豪感與榮譽感會油然而生,甚至親熱地愛稱它們為“紅佛”、“盼盼”和“寶鼎無齒”。為什么早期會員特供郵品至今仍使會員津津樂道?原因無非就是上述三點:精美的設計和印制;按面值銷售;合理的發行量。雖然后來的會員特供郵品歷經打折、搖號、抓鬮的苦難,讓會員從向往到失望。但是我們也看到,近年來全國集郵聯爭取了郵政的支持,堅持一年提供一次會員特供郵品,郵品的印量和會員數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只要我們正確面對過去,勇敢地挑戰未來,會員特供郵品不但會恢復原來的面貌,而且會超過和發展,我們熱切地期待著!轉載自:風景這邊獨好http://blog.sina.com.cn/zjw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