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正當郵市投資者熱烈企盼郵市上漲之時,市場卻給了一個下馬威,在蛇生肖的高開低走帶動下,郵市出現(xiàn)了大幅下跌。人們不禁要問,今年的郵市怎么了,郵市還值不值得大眾投資?
我們看郵市是否有投資機會,主要看三條。
一是看郵市是否屬于投資洼地。
投資洼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是與其他市場相對而言的。在一個已被資金推高的市場,是沒有多少上升空間的,在這樣的市場,投資者時刻擔心暴跌,出貨走人是一般參與這一市場的投資者的共同想法,因此不會有多少上漲的希望。顯然,郵市目前還是一個充滿著打折的市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前發(fā)行的郵品,還在打折。雖有漲幅不菲的郵品,但這在郵市中僅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其中的一部分郵品是屬于自然增值。也就是說,其價格的高企并非是暴炒的結果,而是郵品內(nèi)在的品質(zhì)在時間效應的催化下的自然增值。只有一小部分新郵被暴炒。因此,現(xiàn)在的郵市在所有的投資市場中處于絕對的投資洼地。
二是看郵市的外圍資金有多少。
目前郵市外圍的資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堆積如山”。中國在經(jīng)濟上的迅速崛起使大量的資金留存在老百姓手中,在通貨膨脹的威逼下,老百姓原來存在銀行的錢會像猛獸一樣破蘢而出。而且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國際游資必然會蜂涌中國市場。因此,2013年郵市的外圍資金是歷史上最為充裕的一年。
三是看外圍資金進入郵市的數(shù)量。
任何一個投資市場,其上漲必須要有資金推動。也就是說,資金無意進入的市場,即使這一市場再具有優(yōu)勢,也是不會上漲的。吸引外圍資金進入這一市場的前提條件應該有三個。一是政策支持。政策的支持是顯而易見的,文化產(chǎn)業(yè)的大開發(fā)大繁榮可使郵市受惠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只要我們國家還堅持文化的繁榮和開發(fā)政策,作為文化產(chǎn)業(yè)重要組成元素的郵品和文化資本重要市場的郵市,就一定會持續(xù)興旺下去。尤其是在房產(chǎn)遭受政府嚴厲打壓、股市風光不再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最近國務院出臺的房市交易政策“國五條”對房產(chǎn)市場進行了更為嚴格的調(diào)控。國五條的頒布,必將導致房產(chǎn)市場的大部分資金回流其他投資市場,而郵市作為投資的洼地必將容納其中的一部分回流資金。二是通暢的交易平臺。目前,郵市交易的通暢性差于其他交易市場,尤其是差于具有電子化交易平臺的股市,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隨著江蘇產(chǎn)權文化交易所郵幣卡交易平臺的建立并運行,郵品交易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都將會迎刃而解。此平臺運行后,對于郵品的買賣雙方來說,其交易的便捷性和通暢性不亞于股市,成為具有完全電子化交易的資本市場,也是一個便于大眾參與和大資金運作的完全成熟的資本市場。三是升值的預期。投資者在參與某一個市場投資時,必然會對這一市場的贏利部分產(chǎn)生無限的想像,想像的上升空間越大,對投資者越有吸引力。這種想像上升空間就是對投資產(chǎn)出的預期,其主要緣于這個市場以前贏利的倍率,以及根據(jù)目前市場狀況可能產(chǎn)生的增值。郵市增值十倍百倍甚至千倍早已不是神話,而是已被前幾次大行情所證明了的,即使在郵市沒有大行情的年代增值十倍二十倍的郵品也不鮮見。因此,只要前兩個前提條件是切實具備的,郵市升值的預期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由此筆者得出結論:2013年的郵市對于郵市投資者來說是充滿希望的一年。目前是郵市大幅上漲前的準備階段:這種準備可能是緣于三個原因:一是政策滯后效應;國務院的“國五條”剛出臺,具體細則的制定和落實還有待時日;二是江蘇產(chǎn)權文化交易所郵幣卡交易平臺雖獲批準,但尚未運行,對于交易平臺運作后給郵市行情的巨大推動,郵人的認識還需要慢慢深化;三是3月份是郵品集中發(fā)行期,其中有3月5日發(fā)行的雷鋒和3月16日發(fā)行的桃花,這兩個郵品是今年發(fā)行的大題材大制作郵品。新郵的高開暴跌已讓郵市投資者有杯弓蛇影之感,避開在新郵高發(fā)期發(fā)動和運作郵市行情已成為理智之舉。
今年的郵市行情其實非常大,許多投資者已經(jīng)預感并正在付諸行動,雖然因諸多原因主力不僅沒有發(fā)動行情,相反采取借勢打壓的手法。但郵市仍然堅挺,君不見一部分老郵品不是一直在上漲嗎?因此,郵市的盤整甚至下跌是暫時的,筆者估計,四月份將是郵市風生水起的月份,因為今年春天留給主力運作郵市行情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作者:吞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