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從網上看到將在3月5日發行的/1圖稿,不由我想起59年前發行的紀29《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紀念郵票中的第一枚《普選》,兩枚郵票都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也就是前景,都為牡丹花;第二層次也就是中景,都為投票箱,只不過《普選》增加了一個女工人代表在投票;第三層次也就是背景,分別為莊嚴的五星紅旗和人民大會堂內景。可以看出相隔近60年的兩枚“人大”郵票設計風格如此相近。
將“人大”郵票的設計元素人為地局限在國旗、大會堂、投票箱、牡丹花中,可以看出“人大”郵票的設計者喜用直白的元素,也許是生怕觀賞者看不懂,因為國旗象征的中國,大會堂是開“人大”會議的地方,投票箱是代表行使權力的象征,牡丹花是中國的國花,這些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元素,將他們重新組合搭配,所有的人都能夠看懂。但是歷經近60年的發展,郵票設計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郵票印制水平得到了飛躍發展,大眾欣賞郵票的水平也在與日俱增。“人大”郵票不但需要直白的元素,也需要體現中國人含蓄的氣質,更需要中國人神似的設計手法。
確實,“人大”郵票是應景之作,要想把應景之作設計得漂亮,真還不容易。但“人大”會議都開了十二屆了,我們總不能老搬出這些老元素來糊弄人。如果這樣倒還是不發行為妙,可以將一套12枚的《桃花》郵票提前發行,蔣大為《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歌聲,早讓世人知道中國是桃花盛開的地方,以桃花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再好不過了!早就有先例的“紀票特發”政策我們不應該拋棄呀。
除了“紀票特發”外,“人大”郵票設計只要本著與時俱進的原則,不斷地采用新的設計元素,不斷地改變設計思路,開拓視角,博采眾長,還是能夠創出新意的,關鍵是不要老想著老套路。作者:寧波張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