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郵票領(lǐng)域界有一種不能公開流通,并且也不能用于編組郵集參加展出的郵票,這種郵票就是試機樣票。試機樣票俗稱印樣,郵票印樣不是成品票,不得在郵局出售,不得流通使用,只能從印制流程研究郵票印刷的演變過程及分色套印順序,是傳統(tǒng)集郵研究的范疇。
我們國家最早的試機樣票是北京郵票廠發(fā)行的,北京郵票廠建廠后,從國外引進了四色彩印機,這種彩印機能一次同時印成四種不同刷色影寫版的成品、單色及多色雕刻版成品以及影雕合印的成品。這種彩印機試機的時候,印了兩種試機樣票:一種為雕刻版“花”的試機樣票,此樣票有不同刷色的單色四種和多色一種;另一種是用影寫版以山西永濟縣永樂宮三清殿北壁諸天神畫中的一個玉女為主圖印成的四色樣票,俗稱“大佛”樣票。這兩種試機樣票均打有齒孔。當時這種試機樣票曾作為禮品分贈給各有關(guān)方面,因而比較多見。
隨著近幾年集郵界的國際交往日越來越多,根據(jù)國際集郵聯(lián)的評審原則,鼓勵展出郵集品種多樣化,試機樣票是重要的一項。由此,試機樣票引起了我國集郵界的重視,甚至在郵展中因展品含有稀見樣票而提高了獎級。我國已有的試機樣票多數(shù)無國銘、面值等,類似半成品,為國內(nèi)編組郵集者所忽視。在國外,許多郵集中編有各國發(fā)行的樣票,因而在與國外交流中,樣票一項只是單方市場。我國的郵電部門若能酌情發(fā)行部分樣票,其效應是多方面的,相信也會帶動廣大郵迷的集郵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