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月5日,已經成為了許多集郵愛好者的節日,因為在這一天,一年中最為重要的一套新郵――生肖郵票將公開發行。隨著這兩天郵票市場行情日趨火爆,特別是/1價格大幅上漲的帶動下,今年的癸巳(讀音:guǐ sì)蛇年生肖郵票發行更是引來了眾多集郵愛好者的徹夜排隊,甚至有一個集郵愛好者從1月3日下午就開始排隊。
然而,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許多郵局銷售網點的/1就已經銷售一空,而對于集郵愛好者來說,只能到郵市中去購買高價票,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單枚郵票的價格為8元左右,相比1.2元的發行價升值了5.67倍,小版的價格為125元,漲幅達16倍,而大版390元的價格,相比24元的發行價漲幅也已經接近16倍。一方面是郵局高掛“免戰牌”,另外一方面則是郵市中的“磨刀霍霍”,為何郵市中的新郵比郵局中多得多呢?
郵局中銷售的新郵數量,永遠與郵市行情成反比。前兩年的時候,集郵愛好者到郵局新郵銷售柜臺的時候,絕對是“座上賓”。工作人員巴不得將所有在郵票都賣給你。但是隨著郵市行情逐步回暖,郵局中可銷售的新郵數量是越來越少,像生肖郵票還能公布具體的銷售數量之外,許多新郵基本上都與郵局“無緣”。
根據有關規定,郵政部門發行的紀特郵票(包括套票、小型張、小全張和小本票),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集郵專賣店和指定的郵政營業網點及相關網站出售,出售期限為6個月,售完為止。超過期限后,所有郵政營業網點都將停止銷售。但現在的情況卻是郵局中沒有新郵,而郵市卻是貨源充足。
惡炒新郵已經成為了中國郵市的最大“特色”。1991、1997、2001年幾次炒作潮,帶來的都是郵市數年的低迷。2002年,100元發行價的金箔郵只賣10元,二折左右的郵品鋪天蓋地,許多人不得不退出郵票市場。雖然在今年,這種低價已經絕跡了,但是由此帶來的陰影還是留在許多老郵迷的心里。
類似中國的這種新郵炒作,在海外其實也是有的,只不過比我們早了幾十年。像美國的郵市中,炒作新郵是在上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日本則是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而現在海外市場上,基本已經看不到新郵炒作的跡象了。
集郵,是一項擁有最廣泛群眾基礎的收藏活動之一。對于很多忠實的集郵愛好者來說,集郵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是追求完美、追求快樂、追求理想的境界。對于自己中意郵票的渴望和期盼,以及獲得之后的欣喜若狂,正是集郵文化的最大魅力。為一套當年發行的生肖郵票,而不辭辛勞晝夜排隊購買所得到的欣喜,是那些在郵市中高價買賣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追高蛇票須謹慎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回顧2012年,郵市整體行情低迷,局部熱點活躍,總體呈現高開低走的勢態。“去年3月份后很多郵票價格大幅下跌,不少新郵票甚至跌破面值,進入七八月份的‘歇夏期’后,郵市行情更加低迷。”
不僅如此,部分抗跌性歷來很強的“老票”板塊也隨之下調,連生肖票的領頭羊《80年庚申猴》郵票也回落,目前“猴票”最新價已從2011年最高時的1.3萬元跌至目前的1.05萬元左右。
“文”字票、編號票和部分紀特類郵票也是跌聲一片,只有壬辰龍大版和《十八大》小版張逆市上揚。其中,壬辰龍大版目前售價仍高于400元,漲幅達16倍之多。“對于投資者來說,目前的價格的確屬于高位了,因此并不建議盲目追高。”郵商劉先生表示,最近幾天全國各地的商家和玩家間交易蛇票的量的確很大,各地市場也存在一定的差價,但如此高開高走,投資風險不言而喻。而在大多數資深藏家心中,蛇票題材在生肖票中也遠不如龍票、猴票走俏。
此外,隨著第三輪蛇票的發行,前兩輪蛇票的關注度也被拉高。據了解,第二輪蛇票四方聯郵資是14.4元,郵市價格為188元;第一輪蛇票,四方聯的郵資為0.32元,郵市價格為20元。
2013年郵市或仍震蕩
盡管2012年郵市行情不振,卻并未妨礙拍賣市場高價頻出。
在去年中國嘉德春拍郵品專場中,一枚“大一片紅”(未發行)郵票經過眾多買家20余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730.25萬元的天價成交,創出中國單枚郵票成交最高紀錄;同年秋拍,一枚1953年的《藍軍郵》(未發行郵票)以270.25萬元創下“藍軍郵”成交價格新紀元,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俗稱“小一片紅”)郵票(撤銷發行)以155.25萬元的高價成交;去年12月,亞洲知名郵票拍賣行Interasia Auctions在香港舉行郵票與郵政古董拍賣會,一組邊紙上面附印刷標記的《全國山河一片紅》四方連郵票,成交價高達632.5萬港元。
“郵市前些年持續上漲,目前的確存在一些做空力量,加上近兩年部分游資獲利撤出,造成許多郵票價格下滑。”劉先生認為,盡管有了蛇票開門紅,但2013年的郵市仍然難言樂觀,“一味‘炒新’注定將套牢,也不排除今年新發行的郵票中會有跌破面值者,而去年大幅下挫的部分‘老票’或將逐步止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