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具有較高的紀念價值和史料價值,但是,由于票幅和枚數等方面的限制,一枚或幾枚郵票無法承載更多的表現內容,所以只能依靠系列郵品來補充。而這些郵品通常包括郵戳、戳卡、首日封、紀念封、明信片、極限片以及專題郵冊等。按道理,這些郵品因為是郵票的延續、提煉和擴展,它們的“錢”途應該是光明的,然而,郵品設計開發部門或因開發時的“想當然”,或因“閉門造車”后草率出品,最后導致開發出來的郵品“水土不服”而遭到市場冷遇的情況也并不是沒有發生過。筆者想給集郵營銷、郵品創意設計等人員提個醒,在郵品的開發過程中必須關注“五性”。
關注知識性
郵票被譽為濃縮的百科全書,因此,系列郵品的開發也應圍繞郵票的知識性作文章,深入挖掘郵票內容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而豐富郵票所表現的內容,以此擴展郵票內容的外延。
關注故事性
一部叫好的小說或叫座的影視劇,往往在故事性方面見長。因此,在圍繞郵票所表現的內容開發郵品時,也要學會講故事,將郵票內容及其外延所涉及的各個節點,分別開發出相應的郵品,以此增強收集的興趣。
關注趣味性
傳統的系列郵品似乎只有那么幾個熟悉的“面孔”,常常造成人們的審美疲勞。放眼當下,隨著科技的進步,特殊材質、特殊形狀,具有科技含量的產品并不鮮見,但成熟地運用到郵品制作中的,卻是鳳毛麟角,并且經常表現為曇花一現。因此,今后在開發郵品中不妨引入各種科技手段,增加郵品的科技含量。
關注史料性
通過開發郵品將郵票所表現的內容依次發掘出來:在什么情況下如何發生的,事情經過又是怎樣,最后結果或影響如何等等。通過深入開掘郵票記載歷史的功用,將郵品打造為一部完整的史書,使其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關注開放性
開發出一套系列郵品是對近一階段郵品的集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應該不斷有后續郵品的補充。因此,可開發具有開放性的郵品。這樣做,一來可以不斷豐富郵品內容,增加其厚重性;二來可以避免重復題材反復制作,既節約了票源,又綠色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