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都有“尊師愛幼”的優良傳統,所以教師節在我們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之一。教師節最早起源于解放前,國民黨曾在1939年8月頒發了教師紀念暫行辦法,規定以孔子的誕辰日為教師節。
而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在1947年8月27日,我國發行了第一套《教師節》郵票,這套郵票共4枚,圖案內容均與孔子有關。這也是我們國家在解放前發行的唯一一套教師節郵票。新中國成立以后,教育部和全國教育總工會曾于1951年宣布,將5月1日“國際勞動節”與“教師節”合并在一起。后來在實施時,因無法體現出教師節的特點,執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經過一段低潮后,隨著中國對少兒知識教育的重視,人民教師也日益受到人們的尊敬。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第九次會議正式通過國務院的議案,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確定為我國的教師節。而在第二年,也就是1986年,我們國家發行了第二套《教師節》郵票,這套教師節郵票只有一枚,面值8分,圖案由黑板、講臺和一束鮮花組成。為配合教師節宣傳活動,我國各地郵政部門曾分別發行了一系列的教師節紀念郵品,如北京市郵票公司于第一個教師節時發行了紀念封,圖案為花朵與教師,鄧小平同志題詞“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原國家郵電部于1995年發行了禮儀郵資信函一套5枚,其中就包括了第3枚的“教師封”在內。
此外,在新中國發行的郵資票品中,從各個側面反映教師形象的郵票也有很多。如1975年發行的“鄉村女教師”,這是新中國郵票上首次出現鄉村女教師平凡而偉大的形象。1976年發行的“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郵票的第13枚“牧區小學”,表現的是少數民族教師給學生講課的情景,體現了黨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工作的一貫重視。特別需要提及的一枚郵票是1966年發行的“服務行業中的婦女”中的第4枚,名為“保育員”,描繪了一位年輕的幼兒女教師在綠草如茵的春天帶領孩子們外出游玩的快樂情景,這是新中國發行的唯一一枚表現幼兒教師題材的郵票。
這些郵票間接的反映出了我們國家對教師節的重視,但同時也反映出了我們國家郵電部門對傳統節日的重視,因為不管什么樣傳統的節日我們國家都發行過相關的節日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