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趕制“中國奧運冠軍雙花封”
自從倫敦奧運會開賽以來,杭州郵票火花藏家王鴻生的生活就變得挺辛苦。他不僅要過倫敦時間堅守賽事,還要起早趕去郵局蓋一個郵戳。他到底在做什么?
前天,他趕到景芳路上新開的杭州火柴專賣店為之捧場時,拿出了他這幾天辛苦的成果,在玩家群里立馬引來嘖嘖羨慕,這讓他心花怒放,再辛苦也值得。原來他趕制的是“中國奧運冠軍雙花封”。
在收藏界,火花與郵票被譽為姐妹花,火花為姐,郵票為妹。而最癡迷的愛好者喜歡將火花和郵票放在同一信封上,制成趣味封。
當然,火花、郵票最好要主題相同。收藏難度可想而知,對玩家來說,樂趣也就在這里。
去年全國火花協會成立,王鴻生是副會長。他常常為杭州火柴廠設計火花,比較著名的有世博會系列、世界遺產系列等。正是仗著自己會設計的優勢,奧運期間,他決定挑戰收藏高難度――“中國奧運冠軍雙花封”。
奧運的郵票有現成的,火花呢?沒有,王鴻生就自己設計。
這幾天來,他的日子就是數著中國的一塊塊金牌過來的。比如,7月28日凌晨,男子400米自由泳孫楊奪金,4點多,王鴻生稍稍按捺心頭的激動,一頭扎進書房,開始在電腦上操作。
找兩張孫楊的圖片,一張設計成火花,一張做在信封上,然后標注時間、賽事等信息。設計成稿,打印出來,做成信封,火花和奧運郵票并列。
更講究的是,他還要馬上趕去大郵局,要求蓋個上午戳。原來,大郵局一天有兩次整體發件和蓋戳,分上午戳和下午戳。小郵局一天整體發件一次,所以只有一個下午戳。王鴻生說,這個戳的時間要離“雙花封”上展示的事件越近越好。這份講究啊,沒一片愛好的癡心怎么堅持得了。
他說,玩多了,火花比郵票滋味更好,火花內容更豐富、外延更廣闊。不過,我想,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王鴻生和杭州火柴廠合作多年,他的設計常常能夠夢想成真,變成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