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收集郵戳的郵友們都有過求戳的經歷。現在網絡發(fā)達,各地郵友之間聯系比較方便了,還有專門互寄郵戳的集郵QQ群。但也難免遇到想蓋的郵戳沒有郵友可幫忙的時候,這時還得用集戳愛好者的老方法——寄信去求戳,也就是把寫好地址的郵資片(也有用封的)裝進信封里套寄給所要蓋戳的郵政局(所),求郵政局(所)的營業(yè)員代為蓋戳后實寄回來。筆者從2010年起開始系統(tǒng)地收集全國各地的趣味郵戳,主要就是用求戳的方法,兩年下來已陸續(xù)寄出1000多封求戳信;至于求戳結果嘛,只能用“苦、辣、酸、甜”四個字來形容了。個中滋味,只有求過戳的郵友才能體會到。
苦 集戳愛好者為了求戳,辛辛苦苦花費大量業(yè)余時間查資料,一封一封寫好求戳信,然后把一封封飽含期望的求戳信寄出。此后就天天盼望蓋著郵戳的封片能早日飛回來,能圓了自己的求戳夢。但理想往往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等來等去,每次總有那么一些求戳信會“黃鶴一去不復返”。為了能得到中意的郵戳,有的郵局我甚至去信“三顧茅廬”后才如愿。還有的郵局收到求戳信后也給我寄回了,但我收到一看,片上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一戳未蓋居然也能從千里之外寄回。我甚至都不知是哪個郵局給我寄的,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只能心中暗暗叫苦。
辣 也有一些郵局比較講究,不給蓋戳還給我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沒一扔了之就算不錯了。細看信封上的改退批條,退回的理由可真是五花八門:原址查無此人、遷移新址不明、原書地址不詳等等;最雷人的退信原因是“對不起,現在沒有日戳”、“本地無郵戳”,還有什么原因也不注就退回的。每次收到退回的求戳信,就仿佛吃到一碗又麻又辣的“閉門羹”,那叫一個辣啊。
酸 俗話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吃到的葡萄您能保證就個個甜嗎?求戳也是這樣,有時求到了戳也未必能滿意。比如,明明想求的是A戳,可偏偏求來的是B戳,所得非所求。還有的求到的倒是想要的郵戳,但仔細一看,心里就涼了半截:有只蓋出半拉的、有墨太濃蓋成黑煤球的、有墨太淡看不清的、有蓋成雙眼皮的、有沒蓋銷郵資蓋到空白處的、還有一個封片上蓋2枚郵戳的。不管遇上的是哪一種情況,都不禁讓人沮喪和心酸。
甜 這是最美的一種結局啦。每當求蓋郵戳的封片如期回歸,求到的郵戳個個清晰,我的心里那叫一個甜!有的郵政局(所)的營業(yè)員十分細心,怕蓋戳的封片寄回時弄壞了或丟了,還自已買信封貼郵資給我套寄回來,甚至用掛號信寄回,這樣的禮遇我已遇到了十來次了。還有的郵政局(所)的營業(yè)員不但給我蓋好戳,還另外贈送我一些蓋好戳的明信片。比如上個月我寄信去求山東海陽的“亞沙村”臨時郵戳,可能信到的時候亞沙會已結束了,臨時郵戳沒蓋到,只蓋到“山東海陽、鳳城”郵政日戳。海陽市郵政局一位姓于的老師怕我失望,又送了我一枚亞沙會會徽明信片,片上貼有亞沙會個性化郵票,蓋的正是我想求的“山東海陽、亞沙村(臨)”郵政日戳,還把戳片專門用掛號信給我寄來,讓我十分感動。還有的郵政營業(yè)員把對我們集郵者的支持寫在戳片上,比如遼寧葫蘆島石油郵局的營業(yè)員就在寄給我的戳片上寫著“感謝您對郵政事業(yè)的支持!”。每一枚貼心的封片、每一句知心的問候,都讓我感到一絲絲溫暖、一絲絲甜蜜。作者: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