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在《漢書》中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本來是說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后人多用此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于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與之打交道。
李白也在其《經離亂后天恩流夜郎億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的詩中提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贊美韋太守的文章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對詩歌的見解,主張純美自然——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風格,反對裝飾雕琢。
在現實生活中,清水是相當于濁水而言的,在中學學地理的時候,學到臺灣的水系的時候,有兩個名稱很有意思,一個是清水溪,一個是濁水溪,但清水溪卻是濁水溪的支流,因為濁水溪是臺灣最長的河流。在重慶的南岸區,也有一個清水溪。
作為地名來講,全國叫做“清水”的有好多,安徽蕪湖、山東冠縣、甘肅天水、海南陵水等地都有叫“清水”的小鎮。
收到安徽徐其峰先生從蕪湖寄來的明信片上加蓋了“清水”郵戳。這個清水位于蕪湖市東部,坐落在萬春圩,這是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而清水之得名,蓋因青弋、水陽兩江之水在此交匯,形成清渾分明兩種水色。由此,“清水迥色”成為蕪湖一大奇異自然景觀,有機會到蕪湖去感受一下這“清水迥色”的奇觀。作者: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