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讀李毅民先生的<<中國集郵史話>>,正是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李先生的大作于1993年初版,于97再版。其書于97年初集郵時讀過,不過15年后再讀,感慨良多。少年時曾問,周今覺、張包子俊、姜治方諸位先賢,窮畢生精神、金錢,埋首于紙堆中,值得嗎?今吾步入不惑之年,尋尋覓覓,找得理想,郵友之間,互相砥礪,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衣帶漸寬終不悔,不知老之將至。冷看人間是與非,樂在方寸以忘憂,是人生何等快事!諸先生經歷大時代之洗禮,軍閥混戰,日寇蹂躪,國共鬩墻,仍以郵票為畢生事業,是何等胸襟。今天是大平盛世,集郵事業,又是如何?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今天乃太平盛世,國力日盛,復漢唐之風。國家殷實,坐擁萬兆資產。昔外人持船堅炮利,侵我疆土,辱我百姓;今則負債累累,搖尾乞憐,求我救助。各位,我們都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有如此國力,滿足嗎?
不!今我們豐衣足食,飛船升空,這只算是硬實力。可是,我們更重要的是軟件力。溫柔敦厚,詩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辛勤努力、陰謀權術,都可提升硬實力。軟實力,是要民族文化,回歸傳統,重道德,重修養。既要學習,亦要應用。肯謙卑,并面對失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易行難也。
郵市現在低迷,是嗎?從投資角度看,若你在10年后入市的,現在大多數是套牢。不過,10年以后不論投資甚么,都是慘不忍睹。房子、金子、股票,以至茶葉、酸枝、家具,甚至豬肉、雞蛋、冬蟲草、夏枯草,那樣賺了錢呢?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朋友,只看自己的失敗,自怨自艾,又或怨天尤人,怪人家坑你,是痛苦不過。
一個成功的人,是看他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敗?我們往往留意的,就是可量化的金錢,卻沒有關心時光流逝。朋友,說句難聽的話,我們距離死亡一天比一天近,在往另一世界之前,我們都要過得有意義。你手上有很多套牢貨,有沒有拿一套仔細欣賞呢?閣下可能有數千本20元買的<八十七神仙卷>小本,有沒有比較謝椎柳、徐悲鴻和齊白石的書法呢?有沒有數過是否有/1呢?考據、訓詁,就是在一字一紙中出來。又既然手上有數千本,你是否慷慨拿十多本給你的朋友、同事,甚至是你討厭的對頭人呢?
我投資郵票,從前是想考自己的眼光和智慧;現在則看自己有多少胸襟和量度。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有人在郵票中發達,亦有人在當中失去了金錢、朋友和信用。是非成敗轉頭空,集郵,投資,一定有所得。在郵市低迷中,你會繼續罵,還是把你的心放在郵票中呢?
周今覺先生昔日在上海「孤島」,朝不保夕,仍可專心研究郵票。今太平盛世,我們呢?先賢把郵票發揚,后人呢?我不信郵票沒行情,因為有人有錢;我擔心的是文化質素,集郵能否薪火相傳?我們都拿起一枚郵票吧!作者:楊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