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在“/1”郵票首發式上遇到郵友老神,在他的戳樣簿上看到一枚好戳:安徽全椒、吳敬梓路。原來老神是郵政監督員,4月去全椒開全省郵政監督員會議,蓋到此戳。并介紹說此戳是/1發行以后才有的,難怪首日原地郵品上沒見加蓋此戳?;丶液蟀沉⒖虒懥朔馇蟠列偶牡饺穮蔷磋髀粪]局,沒幾天就收到寄回的戳片,蓋戳質量還可以。說來俺和吳敬梓還是同鄉,我家祖籍全椒縣,可慚愧的是俺還沒去過全椒,如果有機會去,一定要去吳敬梓紀念館看一看。
吳敬梓 wú jìng zǐ(1701~1754年),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字敏軒,號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現存吳敬梓手寫《蘭亭敘》中蓋有印章:“全椒吳敬梓號粒民印”),清代小說家,漢族,安徽全椒人。吳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歲(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贛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官學弟子員。尤精《文選》,賦援筆立成。不善治生,性豪邁,不數年,舊產揮霍俱盡,時或至于絕糧。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撫趙國轔舉以應“博學鴻詞”,不赴(參加了學院,撫院及督院三級地方考試,因病未赴廷試)。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賢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資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貧。晚年,自號文木老人,客揚州,尤落拓縱酒。后卒于客中。
敬梓生平最惡舉業,費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是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專寫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詼諧,讀之捧腹。又有《詩說》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詩七卷,《中國小說史略》并傳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自家鄉安徽全椒移至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吳敬梓22歲時,父親去世,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斗。作者: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