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60周年的到來,我們國家關于國慶題材的郵品普遍升溫,在我國歷年發行的這些國慶題材郵票中,有些郵票的身價已經上漲了幾百倍、幾千倍,最高的一枚國慶郵票已經上漲到了驚人的6萬多倍。但有些國慶郵票卻默默無聞,至今的身價也只是與當時的發行價相當。
在我國發行的眾多國慶節紀念郵票中,身價漲幅最大的一枚是1964年10月20日我國郵政部門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小全張,當時的面值為2角4分,這枚郵票同時也是我們國家發行的第一枚中國國慶系列郵票小全張。它的特別之處在于,3枚郵票相連處不打孔,只在連票四周打有齒孔,非常少見,而且發行量僅4萬枚。該小全張發行后立即受到熱捧,價格節節攀升。到了今年,市場價已飆至15000元,是發行時面值的6萬多倍。
除了這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五周年》小全張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國慶題材郵票也有一定的漲幅,如1959年發行的《開國大典》郵票,面值20分,市場上現在已經賣到了400元。中國郵政最早發行的建國紀念郵票是1950年10月1日發行的《開國紀念》,面值只有幾分錢,現在的價格也已超過100元。
但是,并非所有國慶藏品都在上漲,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周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由于發行量具大,普遍在2000萬枚左右,價格長期低于面值。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套票僅僅從去年的2.5元漲到4元。總之,大家要記住一點,發行量多的不要追,盲目追高不可取,主要應以老紀特和發行數量較少的為主要收藏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