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興收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藏活動作為一項文化活動正越來越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
集郵作為集藏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不僅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而且長期以來被人們所喜聞樂見,特別是今年/1銷售火暴,人們對曾經一度沉寂的集郵更加關注。但是,一些設計精美、受到廣大人民群眾認可的郵票,具有不可再生性,一個發行階段過后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票源相對稀少乃至枯竭,當今仍有一些人對這些郵票在藝術、設計等方面情有獨鐘,迫切地想要收藏它們,同時,郵政部門在制作專題郵冊時,由于也面臨同樣尷尬的局面,為了滿足這樣一些人士和制作郵冊的需求,“仿印郵票”應運而生。筆者目前掌握的原信產部公布的《仿印郵票圖案管理辦法》中第三條對“仿印郵票”有這樣一個規定:“本辦法所稱的仿印郵票圖案,是指在各種材料、介質的制品上仿印、仿制(以下統稱‘仿印’),具有前款規定的特定內容畫面或者連帶其他基本特征的郵票圖案印件的行為。”
毋庸置疑,在滿足人們和郵政部門對“仿印郵票”的迫切需求以及加之相關管理辦法的出臺后,“仿印郵票”已經走進人們的集藏視野,許多“仿印郵票”由于印制水平高超、制作工藝精湛以及使用獨特材質,它們一經面世就廣受人們的普遍認可,個別品種一度售罄。“仿印郵票”的興起與被人們所接受,不僅解決了郵票隨著時間推移造成郵票資源的枯竭的問題,同時滿足了部分人士對一些郵票的收藏興趣以及為今后制作郵品填補了空白,而且也為將來的集藏文化活動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應該說,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項文化活動的興起,“仿印郵票”生逢其時,一股有關“仿印郵票”的集藏熱浪正在興起。
現在,在人們普遍對“仿印郵票”津津樂道的同時,我們也不可否認“仿印郵票”目前存在的一些現狀:一些人士和部門,或對“管理辦法”斷章取義,或對有關要求打擦邊球,或通過不恰當的途徑夸大宣傳,加之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們人云亦云,給本已呈良好發展態勢的“仿印郵票”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因此,要保持和推進“仿印郵票”的健康發展,筆者認為應該在“仿印郵票”熱的同時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盡快對原有的“管理辦法”進行重新修訂,對文中一些不適應當今形勢的內容進行調整,同時,密切跟蹤“仿印郵票”發展的新動向,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并對積累的成功經驗及時反饋到“管理辦法”中進行規范,以便“仿印郵票”在今后發展中有法可依,同時,要做到“管理辦法”與時俱進。
二是嚴格執行“仿印郵票”的申報和審批制度,同時,選擇或推薦一批資質好、專業技術強、企業信譽好的印制單位作為合作伙伴,并要引入權威的鑒定單位進入“仿印郵票”的監管中,并對所使用的材質進行鑒定和出具權威證明,以提高“仿印郵票”的技術和收藏含量。
三是堅決杜絕“仿印郵票”的虛假和夸大宣傳,規范宣傳口徑,同時引導人們從對“仿印郵票”的投機誤區中逐步進入文化、收藏、鑒賞等領域的正常軌道中。
四是郵政有關部門要及時編制“仿印郵票”目錄。
五是積極與集郵協會研究探討,能否將“仿印郵票”的收藏活動納入“現代集郵”的范疇,同時,開展“仿印郵票”的展覽和展示活動,以此增強“仿印郵票”的文化內涵、影響力和認知度。
總之,“仿印郵票”是這些年逐漸興起的一項集藏品種,由于又和郵政有關,因此,郵政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引導、規范,使其向健康方向發展。
作者:張進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