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中國集郵報 》 2月21日的第12期,頭版雙頭條,橫排標題是《中國集郵總公司取得十大創新成果》,豎排標題是“微言堂”專欄裘石寫的《用法律保護集郵者利益》。
試看內容,我想了解集郵總公司的創新同集郵者有什么關系?在許多陽光燦爛的字眼下,我明白了創新的目標是“開發精品,創造效益”,也就是說,創新成果越大,集郵消費者向集郵總公司輸送的鈔票會越多。集郵總公司開發什么樣的精品?新聞稿稱“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開創了多種形式新、內涵深的產品,如郵票金磚、多媒體郵品、郵彩等。”這下你也可以明白了,精品原來皆非展集所需的素材,只有極少數附加值頗高的如郵彩聯票或許還可在開放類里占上一席之地。總公司的創新原來同資深集郵者基本上并無關系。
微言堂的署名文章是站在集郵者立場上的呼吁,吁請被侵權單位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集郵者的經濟利益。文中提到兩個侵權事件,一件是“相關單位”冒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批準發行“《/1》特大郵票”,另一件是制售假的《壬辰年》郵票。前者已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布《公告》,后者已由中國集郵總公司發布《公告》,分別提請集郵者不要上當受騙。
裘石對郵政集團公司和集郵總公司僅僅發布一個《公告》而沒有落實《公告》所稱“將對此事采取法律手段追究相關單位責任”的聲明表示遺憾,我在完全同意之余,忽發異想,從為什么會發生這兩個事件出發,針鋒相對,可以采取又一種措施。冒牌和造假的起因,一是廣大集郵消費者還不能辨識“以極度虛夸的語言和驚人的價格招搖撞騙”;二是《/1》郵票“市場一路看漲,利益誘人”。那么措施之一可以是集郵總公司正式開發一種貨真價實的精品特大郵票來供應市場,宣傳推廣語言不虛夸,售價平實不驚人,一樣打壓冒牌產品;措施之二便是調整新郵生產計劃和改善新郵供應辦法,從根源上遏制新郵炒作的機制。作者:先睹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