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郵政發行的紀特郵票三十套、計97枚,小型張和小全張7枚、計41.40元,小本票三本、計40元,共計206元,比原計劃發行金額超出50%以上;另有《辛卯年》、《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中國古代書法——草書》、《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中國曲藝》、《關公》、《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以及《中國2011——第27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小版票九套10枚,計94元。而計劃發行的紀特郵票只有25套共75枚,其中小型張和小全張各1枚、小本票2枚,總售價137元。
/1》郵票的設計元素很好地運用了大眾喜聞樂見的中華傳統手法,將月宮玉兔的古代傳說展現的生動有趣,而且色彩對比鮮明、圖案華貴細膩,帶給了人們無比溫暖的喜慶吉祥之意。
《/1》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名著,首先在題材上就引人入勝,大家的期待也很高,郵票選取的人物故事自然是經過認真審慎的篩選的,在設計上像這樣經典的文學名著,采用傳統的工筆重彩畫法,我以為是非常貼切的,而且在人物、場景的造型設計上也比較到位,猶如欣賞著一幅幅精彩的連環畫,唯一遺憾的就是這樣一個大題材的作品,卻采取了小制作的方式,只發行一套郵票,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1》是我國郵政部門發行的第五組古代書法郵票,也是繼中國郵政部門發行的世界上第一款用宣紙印制的《中國古代書法——行書》小版張后的第二款宣紙小版張,也是中國古代書法郵票的收官之作。除了所選法帖的經典、設計中的素雅、莊重、大氣、美觀之外,宣紙小版的精彩是勿容置疑的。
《/1》《明清家具——坐具》《中國曲藝》郵票是新推出的發行系列,不僅選題好,而且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郵票發行序列實屬眾望所歸。正如程新民先生一句話點評的那樣:燦如云霞,錦上添花;簡約雋永圓婉流暢,巧奪天工意蘊綿長;人物形態生動傳神,此處無聲勝有聲。
《/1》三枚郵票分別描繪了“千里走單騎”、“夜讀《春秋》”的故事和關公像,精細的畫面栩栩如生地展現了橫刀立馬的“武關公”和夜讀《春秋》的“文關公”形象,以及威風凜凜的關公傳統正側立像,使關公在國人心目中的“忠、義、仁、勇、智、信”正義的化身形象在方寸間再現的淋漓盡致。
《/1》六枚郵票雖然只是局部圖,但同時發行的《八十七神仙卷》郵票小本票,則首次采用長卷形式,完整展示了《八十七神仙卷》畫面內容,不僅極大地滿足廣大集郵收藏者欣賞整幅畫卷的愿望,而且整套郵票設計新穎、獨具匠心,將中國古代繪畫藝術與郵票文化充分融合,使繪畫藝術的無窮魅力在方寸之間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1》的整套郵票設計采用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圖像與歷史場景、標志性建筑有機結合的創作方式,真實地還原了辛亥革命的歷史,郵票畫面給人以歲月滄桑、風云變幻的歷史厚重感,這樣的設計既是對歷史的回溯,更是對歷史的尊重。
《中國2011——第27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郵票主體造型元素上采用棱角分明的扁方壺搭配團扇背景畫面,方中有圓的無錫風情畫襯托著圓潤憨態的阿福泥塑,外方內圓,方圓相融,貫通著中國傳統的方圓文化思想。小型張則采用了元代畫家倪瓚的作品《漁莊秋霽圖》為郵票主圖,邊紙的“靈山勝境”圖,則分別表現了無錫太湖景觀和靈山勝境。在尊崇、追求人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今天,這套郵票傾力演繹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發展傳承,漚歌著魅力太湖的經典風情和人文精神,更表現出人類對天人合一、和諧美好的熾熱追求。
在我所列舉的十套郵票中,最喜歡的就要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云錦》郵票,《明清家具——坐具》和《八十七神仙卷(局部)》郵票的小本票以及《中國2011——第27屆亞洲國際集郵展覽》郵票小型張和《中國古代書法——草書》的小版張了。
欣賞評選中既有最佳,自然也就有最差,我所說的“最差”只不過是從我個人的欣賞角度來認識郵票的。雖說我喜歡上面所列的那些郵票,但對于“評佳”依然是各有所愛,各抒所見,眾說紛紜。說實在的,在全年郵票的發行過程當中,給我的總體印象是50%的郵票比較滿意,另有50%的郵票給人以倉促設計、臨陣發行的感覺,因為一些郵票的畫面真的談不上什么美感,完完全全就是用電腦移花接木的結果,連一般水平的設計愛好者都能夠完成,甚至還要好。有的就象是一幅廣告招貼,還很難達到廣告的效果和效應,比如2011—21《中國遠洋運輸》、2011—26《美好新家園》郵票等。
題外話:對于“佳郵”評選,集郵者的關注和參與是理所應當的,更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到網絡上一搜索“2012第32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投票”,那個什么“代理投票”的信息就滿天飛,真讓人不可思議!本屆“佳郵”評選活動還是延續去年明信片、手機短信、網絡三種方式并行的投票辦法,由此可以想象,一些部門為了本地方的利益,一旦將“代理投票”介入其間,那樣的結果還會讓真正的集郵者們接受嗎?作者: 云林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