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內地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的/1,2012年2月5日迎來了建行100周年,中國郵政發行了紀念郵票一套兩枚,分別展示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3號舊址和北京中國銀行總部大樓。
中國銀行的前身是中國第一家國家銀行——戶部銀行于1905年8月在北京成立,是清末中國最大的銀行。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大清銀行副監督陳錦濤經時任政府司法總長的伍廷芳提名,出任臨時政府財政總長。迅速建立新政府的中央銀行,是非常緊迫的事情。大清銀行本來就是清政府的國家銀行,實力雄厚,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央銀行是再合適不過了,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于1912年1月初正式上書孫中山,建議“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重新組織,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孫中山見到報告后,即刻批準,1912年2月2日,大清銀行上海分行停業清理。1912年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漢口路3號大清銀行舊址慶祝成立并開始營業;1912年2月14日,中國銀行南京分行在南京城內珠寶廊宣布開業;1912年8月1日,中國銀行總行在北京西交民巷原大清銀行舊址成立,上海中國銀行隨即改稱上海分行。隨后,天津、漢口、濟南、杭州、廣州、南昌等地的大清銀行也都在清理后,相繼改為各地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伴隨著中華民國的誕生,中國銀行成立了。伴隨著中國近現代金融業的發展,中國銀行開始了她不尋常的前進歷程。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銀行成為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為國家對外經貿發展和國內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1994年,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2003年,中國銀行開始股份制改造。2004年8月,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2006年6月、7月,先后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內地和香港發行上市的中國商業銀行。中國銀行長期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對外籌資的主渠道,服務大眾,誠信至上,為支持經濟建設和促進對外經貿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十年來,中國銀行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革并上市,競爭力明顯增強,國際形象和影響力大幅提升。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金融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者: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