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數年前的一次郵集作者培訓班上,一位在我國集郵圈內頗具影響力的國際評審員說:“郵資機戳是專題郵集中的好素材,可以大量使用。”或許是受了這句話的引導,近年來在我國的專題郵集中,郵資機戳可謂屢見不鮮,以至到了鋪天蓋地的地步。在近年來舉辦的全國郵展上,其專題郵集中郵資機戳展示之泛濫,令參與郵展評審的評審員們唏噓再三。
郵資機戳即郵資機郵戳,又稱郵資機符志、郵資機印志。郵資機戳標有郵政銘記、郵資數值,一般與日戳組合直接加蓋在郵件上,相當于已貼郵票。《中國集郵大辭典》稱:“1904年新西蘭是最早使用郵資機的國家,但郵資機與日戳組合則是1920年由美國首先使用的。”美國是世界上使用郵資機戳最早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生產”郵資機戳最多的國家,其在郵資機戳上描繪的各式各樣的圖案和文字,成為集郵者孜孜以求的素材之一。
有報道稱,大約在1930年,當美國費城的柯蒂斯出版公司成為美國郵政首個廣告郵資機戳用戶時,有關圣誕節的信息就開始出現在美國郵資機戳上。由于這種郵資機戳只在1930年和1931年使用,故此戳是美國最早的圣誕節郵資機戳。由于圣誕節專題是西方國家十分熱門的專題,因此,這種郵資機戳相當受集郵者的追捧。
出現在我國集郵者專題郵集中的郵資機戳90%以上是“舶來品”,其中以美國、德國等為最多。這些郵資機戳剛剛“登陸”我國的時候,來勢洶洶,價格高得驚人,即使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郵資機戳,也要四五百元一枚。如今,隨著郵資機戳市場占有率的逐漸擴大,其價格也開始滑落,目前,即使是一枚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更早、甚至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郵資機戳,價格一般也不會超過百元。當然,郵資機戳的樣戳要貴得多,如美國1940年的郵資機戳樣戳,銷于BOWES公司的專用信封上,圖案是辦公桌、椅和沙發,文字是“讓我們使你們的辦公室現代化”,其價格要在300元以上。
雖然目前頻繁在國內郵展上亮相的郵資機戳,已經成為專題郵集中的“常規武器”,但郵資機戳信息豐富,物美價廉,且每年都會有許多新品種呈現在集郵者面前,所以對郵資機戳的收集、研究和展示,依然是專題集郵者今后必做的功課。
當然,郵資機戳已經成為了專題郵集中的基本素材之一,不可沒有,也不可過多,切不可在同一張貼片上展示信息雷同的郵資機戳。而那些符合主題且年代久遠,相對珍罕的郵資機戳,才是專題郵集中的首選。
需要留心的是,由于郵資機戳相對于郵票而言圖案、色彩更為簡單,因此“假冒偽劣”的郵資機戳也在悄然出現。故集郵者在收集郵資機戳時,如果能收集到與郵資機戳相連的實寄封,會更好一些。展示這些實寄封上的郵資機戳時,不妨采用“開天窗”的方式。
適用范圍 ★★★
素材年代 ★★☆
收集難度 ★★
信息量 ★★★★☆
素材品相 ★★★★
性價比 ★★
作者:集郵者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