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八月以來,郵市步入長時間的調整期,許多郵友心態變得越來越焦慮不安,企盼大勢轉好是人們的共同心愿。論壇中不時會有預測大勢的貼子出來,誰要是喊一聲大潮馬上來了,頂貼立馬蜂擁而至,誰要是說今后郵市完蛋了,就會迎來不少拍磚。
客觀地說,去年以來的郵市與09——10年所面臨的形勢,是發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通脹預期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實施,貨幣和財政政策偏于收緊,房地產業缺錢,股市缺錢,老百姓捂緊口袋,大家盼望的流動資金大規模涌入郵市的情況并沒有發生。特別是下半年以來,經濟領域似乎都是不好的消息,發達國家的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國內經濟放緩的預期愈來愈加重。加上郵市經過近幾年較大幅度的上漲,過江龍資金的獲利抽離,都使郵市的資金面出現偏緊的情況。最后,由于郵政當局在郵市急需扶持的時候卻背道而馳,先是濫發關公高價圈錢,接著三龍大幅度高開造成本已缺血的郵市進一步失血,成為壓跨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廣大郵人對郵政的政策面失去耐心,前段緩跌或還能鎖倉的籌碼開始松動,郵市大盤開始加速趕底。用北京大王的話說,三龍面市以來,前期的一些熱門郵品都被砸了一個大坑。這就是擺我們面前的大勢,郵市發展又到了十分關鍵和比較困難的階段。
其實,我2010年12月重返郵市,人人都情緒高漲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基本判斷,當時入市并不是十分好的時機,很多品種與09年和10年上半年之前相比都有了巨大的漲幅,所以就始終在提醒自己,切忌浮躁,謹慎比膽量更重要,并連續發表評論《切忌浮躁》、《膽子有多大,套得有多深》、《再論切忌浮躁》,同時定下操作紀律,新郵堅決不碰,熱點堅決不追,封片堅決不買,要玩就只在老郵中挖掘潛力品種。如此下來,大勢的好壞雖然也比較關心,但好像與我關系不大。這種玩法,雖然比較勞神,但也其樂無窮。老郵精品拿在手里,相對比較踏實,也不看短期的是漲是跌,心中對它抱著無限的憧憬。我始終堅信,發行三四十年的老郵票,郵政公司應當沒有太大量的庫存了,它只是在集藏者之間來換手,沒有堆貨,誰能把它一下子砸出個大坑來?
郵票市場不同于股市的一個重要方面,股市是搏資金量的市場,而郵市最高的境界是以小搏大的市場,可是炒家卻把郵市搞成了股市化。收藏品不在于量而在于精,可炒家卻玩起了量來。那么什么東西好玩量呢,只有新郵才能當此大任,于是乎幾十萬推進去,再幾十萬撤出來,郵市就上下坐電梯,實際上炒新也就變成以大搏小了,比誰膽子大,比誰敢于堵,比誰跑得快。那么這種玩法,誰跑得最快呢?能拿到一手貨源的人跑得最早,跑得最快,賣了東西就算完成任務。再就是場內郵商跑得也不慢,他有眾多客戶,買入之前已經找好了下家,他只當個二傳手,掙個流水差價,即使推進去的錢是以大搏小,也沒大關系。而場外的散戶就不同了,你推進去大資金去買量,這里面就蘊含著極大的風險,因為你沒有明確的出貨對象,你必須以時間換空間,那么一旦有風吹草動,被套的肯定是你。回過頭來看,散戶去年以來推進新郵的資金,會有多少全身而退的呢?大家為什么焦燥?高位站崗,誰會有好心情。而老郵就與此完全相反,你想買量,談何容易,所以玩老郵就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是慢慢地以小搏大的過程,即使有風險,也不會是大風險和毀滅性風險,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看目前的態勢,郵市大盤(確切說是新郵指數)短時間反轉的可能性應當不會太大,但不排除有局部反彈,也可能會繼續牛皮盤整一段時間。郵政會出臺實質性重大利好嗎?穩健的貨幣政策會給郵市帶來更多的資金嗎?郵人的信心恢復會立桿見影嗎?在經濟發展減速的形勢下老百姓會用更多的錢來購買郵票這種非生活必須品嗎?這些都是困擾郵市好轉的重要因素。在郵政當局不出來救市的情況下,郵人的自救,沒有別的辦法,堅決躲開新郵,制止場內寶貴資金繼續失血。而由于老郵受郵政庫房和印刷機的直接干擾比較小,只要郵人越來越多地形成共識,完全可以按照市場的自然規律走出獨立行情,我對此完全充滿信心。如果你還有興趣郵市淘金,就一定收緊戰線,專注老郵,耐心挖掘,點滴積累,必然有一片光明屬于你。作者:赤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