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中國集郵人數多達幾千萬,應運而生的各級集郵公司沒少從集郵者身上掙錢,那時人民大眾沒有太多的文化需求,電燈泡下賞賞郵票,確實比看看信號并不太好的黑白電視節目顯得更有些文化,人們以能夠成為一名集郵家為追求,集郵家更以自己的高雅嗜好為自豪。
然而,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和提高,集郵已經不再有那么耀眼的光環,比集郵更有味道的東西越來越多,更多的人已經感到把寶貴和緊張的時間用在集郵上已顯得很沒檔次,特別是郵票市場十幾年水深火熱,玩郵票的一個個灰頭土臉,當我們介紹某某是一名集郵家時,發現他首先臉先紅起來一陣,感覺跟介紹他是個傻瓜差不太多。
集郵隊伍的嚴重萎縮,郵票使用功能的急速淡化,加上如山似海郵票庫存的大量積壓,是造成郵市長期低迷的根本原因,集郵人已經養不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集郵企業,是值得有關決策部門正視的一個嚴重現實。有關企業為了生存,已經完全不顧集郵者的利益,千方百計發行各種受市場“歡迎”的郵品,看似你情我愿,實際套住大量老百姓的血汗錢,隱埋下不穩定因素,遲早會以不同形式償還的。一些集郵者和郵票投資者天天盼望和呼喚大行情,什么時候沒有專業的集郵公司了,大行情才有可能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