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于1月5日開始正式發行。票面上,一條金色團龍正面對人,圓睜雙眼,張開大嘴,威風凜凜,霸氣外露。早在去年12月,這枚郵票的圖稿就已經通過設計者陳紹華的博客公之于眾,并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圖稿上的這條四爪金龍霸氣外露,很是威風;但也有很多網友評論說今年的這條龍看起來有點張牙舞爪,甚至有點“兇神惡煞”,不適宜用作喜慶的生肖郵票的圖案。
有人說這個龍的造型看起來有點兇,有人則說是種霸氣,還有人覺得這枚龍票很像清朝的大龍票,并猜其源于九龍壁。一時間,2012年生肖龍票被各方議論得沸沸揚揚,設計者陳紹華也通過網絡與網友進行了交流。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負責人馮舒拉表示,“壬辰龍”威嚴莊重,著色喜慶,一身正氣,給人以信心和力量,其形象的確是受到郵政部門和社會評委廣泛認可的。
在陳紹華的博客里,他表示“圖形畢竟不像語言文字那樣能傳達明確的思想,容易誤解。作為中國神獸的代表,壬辰年的龍票不宜做的太過溫柔可愛,因為這不是大多數中國人心中龍的形象。從威嚴神力,再到代表中國的自信,一個剛猛而有力,威嚴而自信的龍形不失為是一個恰當的選擇。”
龍票設計得當 過于卡通或不符傳統審美
國家郵政局郵票印制局編輯設計部主任閻炳武是我國統籌生肖郵票創意設計的負責人,他認為,今年龍票的形象設計比較得當,生肖郵票關注度高,即使換一個完全不“兇神惡煞”的卡通形象,也同樣會引起人們的討論。
閻炳武:在最初的設計當中,選題當中,有沒有刻意的去把龍固定在某一個形象上,于是我們在設計的初衷,還有在設計報告當中完全沒有這些想法,因為當時也是約了很多的方案,也有的作者把龍做的很卡通,而且也很現代,但是最終評委的意見是覺得,這么一個卡通的龍可能跟中國民族骨子里的審美習慣不盡相同,所以我覺得呢,如果要設計成那種形象,可能網上爭議我覺得也不會太少。
龍票形象來源傳統
閻炳武介紹,今年選擇的這條龍實際上是中國非常傳統的龍的形象,而對于網友的今年龍票的設計靈感來源于北京北海九龍壁的說法,閻炳武也給予了證實。
閻炳武:這個龍啊,可能大家如果稍微有一點美術基礎的人大概都知道地大家可以到北海看看九龍壁,中間那條龍,中間那條龍的形象基本就是這個形象,另外可以看看古代皇家有一些龍袍或者是出現龍的這個圖案,基本上都是這個造型,其中初衷還是從歷代傳承正規的圖案下來,整個套路來的。
坐地團龍取固守神州之意
拋開爭議,生肖集郵研究會會長周治華認為,僅從藝術角度看,“壬辰龍票”的設計選用坐地團龍而不是騰空飛龍,象征著神龍固守中華神州大地,保衛四界安寧,給人們以信心和力量。
周治華:他這個設計看了以后最大的一個優點,給人信心和力量,這樣就顯得威嚴莊重,但是從人們的視角和心理來看,都希望郵票上的形象設計的可愛一點,過去兩年龍票就體現了這一精神,今年的龍票它有了很大的變化,就看起來比較兇,看起來張牙舞爪,有點兇,實際上它這種是一種信心,一種力量。
借鑒龍袍圖案 彰顯雍容威嚴
“龍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負責人馮舒拉告訴記者,壬辰龍的龍形來源于皇帝龍袍前胸織繡正金龍圖案,并參考了清代琉璃九龍壁的造型及色彩,力求表現出龍的雍容與威嚴。郵票圖案中的正面龍形象威嚴莊重,著色喜慶,一身正氣,給人以信心和力量,同時也體現了民間對避邪和吉祥的期盼。“可以說,壬辰龍年郵票的設計實現了歷史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馮舒拉表示,這枚龍票圖稿確定前曾多次征求各方意見,請知名專家學者、美術界人士、收藏界人士組成社會評委進行評議,最終在眾多設計家的作品中,經過多輪篩選才確定了這款設計方案。
作家批龍年郵票設計者“視野狹窄” 稱應重新設計
著名平面設計師陳紹華設計的龍年郵票——“龍票”曝光后,近日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爭議。作家張一一于微博表示,陳紹華有關龍票“威嚴莊重”的設計理念,更多還停留在一些國人固有的自我欣賞、盲目自大的狹隘思想層面,根本沒有考慮到與國際接軌和向世界各國輸出中國“龍文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張一一認為,“龍年郵票設計者陳紹華的視野過于小氣和狹窄,對‘龍票’圖案的把握和定位基本可認定為不準確不科學,龍年郵票應考慮重新進行設計”。
張一一憂慮地表示,因為龍過去的一些設計形象過于“兇神惡煞”而在國外被廣泛認作是“興風作浪,摧毀城堡”的不受歡迎的怪獸。對此情況,作為龍票設計者的陳紹華并沒有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地站在一個發展的國際化的高度對龍的形象有一個清晰準確的把握和定位,也沒有考慮到“韜光養晦”的國家戰略,而只是循規蹈矩、毫無新意地突出龍“辟邪、驅魔、避災、降福”等唯心主義的特征,“實在是有待商榷”。
郵票發行是經過嚴格把控的
其實,正如今年生肖龍票的設計者陳紹華所說,每年的生肖郵票作為郵市和集郵愛好者們眼中的焦點,都會引起廣泛的討論。不論一張郵票得到的社會評價怎么樣,它的背后都凝結著從設計者到發行者的心血。就像國家郵政局郵票印制局編輯設計部主任閻炳武所說的那樣,郵票雖小,卻是國家的名片,嚴肅的態度才能造就優秀的郵票作品。
閻炳武:別看一張張小小的郵票,它是國家的名片,中國郵政部門發行郵票出的不是一張普遍的繪畫作,其實我們要求的是準確無誤的把郵票上的信息要傳達給大家,所以我想更正一個大家的概念,就是說每一張郵票的印制發行,它都要經過若干個部門把控,經過一道一道審查才走到今天。
生肖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生肖郵票作為這筆財富的載體之一,受到人們廣泛關注并不奇怪。但是今年之所以關注度更高,主要是除了生肖本身的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龍還代表了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形象。對郵票上龍的形象的爭論其背景往往是對中華民族形象爭論。
其實,郵票只是郵票,上面的龍威風也罷,卡通也罷,只是一種藝術取向。對于生肖郵票,我們只希望它能夠繼承傳統,傳播中華文化,有更高的藝術水平,這些就足夠了,不需要再承載過多的文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