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郵票是為了紀念某一重大事件或者重要任務而專門發行的郵票,圖案多以紀念的事件或人物為主題。票面除了印有圖案、面值、銘記外,多印有說明發行此套郵票目的的名稱。它和普通郵票一樣,同屬通用郵票,可貼用于各種郵件,但紀念郵票和普通郵票相比,郵票的面積較大,印刷精美,發售期限特定,一般為半年或一年,我國為半年,發行量限定。紀念郵票成套發行,每套郵票的枚數不固定,如遇到重大事件,往往分組發行。比如新中國在建國十周年和三十周年的時候,分別發行了5組紀念郵票。
紀念郵票的圖幅和票幅要比普通郵票大,圖案比較精致,很惹人喜歡。紀念郵票的印制一次印刷完畢后,不再再版。紀念郵票很少用卷筒郵票、發光郵票、小本票的形式印制,但常常另行印制小型張或小全張,由于小型張和小全張最初被稱作紀念張,所以國外的一些國家仍稱作紀念張。
紀念郵票除了作為郵資憑證發行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紀念性,或贊美杰出人物,或紀念重要事件,總在特定的年份、月份和日期發行,比如紀念孫中山誕辰120周年紀念郵票,必須在1986年11月12日發行。很多紀念郵票都在郵票上印有包括年份和“紀念”字樣的票名。
收集紀念郵票,應重視對票名的研究,紀念郵票的票名很精確,又很精練,通過票名,查找相關的資料,理解郵票圖案的含義,從中汲取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并為編組一部專題郵集打好基礎。
截止到目前,中國郵政發行的紀念郵票包括“紀”字頭郵票124套,“J”字頭郵票185套。新中國的第一套郵票就是以紀念郵票的形式出現,發行于1949年10月8日,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而發行,由此揭開了新中國郵票發行嶄新的一頁。
從以上可以看出,紀念郵票的特點,就是票幅大,設計考究,印刷精美,內容都是以紀念人和事件為主,并標有與紀念主題有關的文字,發行日期是在特定的年、月、日,并且有規定的發售期限,發行量有限制,郵票銷售完畢不再重印。
就當前世界各國紀念郵票的發型趨勢來看,發行的套數逐年遞增,英美等國每年保持在40套左右,中國目前保持在10左右。國際性的紀念選題逐漸增多,如聯合國倡導的各種國際年,各種國際性組織和會議,各種世界性的競賽,世界名人,各種國際上的重大事件和突發性事件等等。
世界上第一枚紀念郵票是1871年秘魯發行的“紀念南美最早的鐵路通車20周年”。中國第一套紀念郵票,是1894年11月7日為紀念慈禧太后60壽辰發行的紀念郵票。我國解放區的第一套紀念郵票是1938年9月晉察冀邊區臨時郵政發行的"抗戰軍人"郵票,新中國誕生后,于1949年10月8日發行了第一套紀念郵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 作者:方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