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義上可包括小型張、小全張和小版張的邊飾,就是指小型張內除了有面值的郵票主圖外邊紙的裝飾。
邊紙在整個小型張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起了綠葉襯托紅花的作用。中國小型張郵票一般設計得樸素淡雅,例如紀47《人民英雄紀念碑》將邊紙設計成銘文手跡,T44《齊白石作品選》將齊白石素描像及生平襯托在郵票之側。
但也有個別小型張邊紙的作用超過了郵票本身。例如94-12M《武陵源》小型張的郵票只能成為邊飾的陪襯,2000-3《國家重點野生動物》郵票俗稱為小版張,其兩枚附票,無論是尺寸和主題均蓋過了其他郵票。
也有部分邊飾較為特殊的小型張,其邊飾是主圖的延伸,兩者渾然一體。例如T69《紅樓夢》小型張“雙玉讀曲”就是其典范。外票中此種類型的小型張也為數不少,郵票在小型張內和邊飾渾為一體,撕開后又獨立成一枚單獨的郵票,例如美國為紀念獨立200周年發行的《華盛頓通過德拉瓦河》小型張就是此典型。
郵票主圖與邊飾一體的小型張均深得郵迷們的青睞,因為集郵愛好者在欣賞此類郵票時,已將邊紙忘卻,猶如一枚大型郵票展現在眼前,此類小型張增值前景往往大大超越其他小型張。
近年來發行的不少小版張郵票也在向郵票邊紙渾然一體的格局發展,到底是小全張還是小版張尚有爭議,其邊飾確令人愛不釋手。版張總是要化整為零,如郵票全部設計成版票或小版票形式,那么再漂亮的邊飾還是逃脫不了撕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