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從西藏墨脫探險歸來,稍事休整后,我與幾位“驢友”又于9月初向人跡罕至的神秘的“三江并流”腹地進發。
9月2日下午,抵達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縣城茨開鎮。下車第一件事,就是到郵局投寄明信片,并蓋得“云南貢山”日戳。
我們探聽去獨龍江鄉的交通,得知這是一條1999年才修通的鄉級公路,全在天上云間的懸崖峭壁上盤旋,谷深不見底,地理環境和氣候狀況亦與西藏墨脫頗為近似。每年11月到次年5月,大雪封山長達半年之久。夏秋兩季雖能通車,但一下雨便泥濘難行,且常遇道路塌方或山體滑坡,人們進出又只得靠步行了。
翌日一早,我們很湊巧的搭上了一輛解放輕卡順路捎腳,便一路顛簸晃悠,一路提心吊膽,熬過了那漫長的7個小時的蝸行,終于在下午4:30安抵獨龍江鄉鄉政府所在地孔當村??桩斁嘭暽?6公里,算下來汽車平均每小時只行進十三四公里,略勝于自行車的平地車速。
孔當街上,除了鄉政府、衛生院、邊防派出所、小學校等是幾幢現代樓層式的建筑外,老百姓的住屋都是吊腳樓式平房,清一色黝黑的木板墻,再加上幾片石棉瓦。
大約只須花十分鐘光景,孔當一條街就從頭“觀光”到了尾。最現代化的,要數鄉政府新樓旁那高高聳立的移動通訊鐵塔,去年才開通,標志著這里也有了與時俱進的新科技設施。
從孔當村南行去巴坡村的路上,在不遠處的路邊,我們見到了一間孤零零的獨家吊腳木屋。木墻板的正面,掛著一塊方形綠色標牌,標牌上有19個黃字甚為醒目:“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郵政局/獨龍江郵政所”。哦,這就是發燒集郵者們心馳神往的“廟堂”,只可惜沒開門,蓋不到郵戳。
我們忙著要去中緬邊境41號界碑前的滴水崖觀光月亮大瀑布,往返步行約需3天,決定返回后再來蓋戳吧。
三日后返回孔當,去郵政所仍遭閉門羹。打聽后得知,鄉郵員下巴坡村投遞郵件去了,要第二天才能回來。為了等蓋郵戳,我們就偷空再跋山涉水去獻九當(村名)瀏覽了一回。
當我們從獻九當歸來,三顧郵所時,令人失望的是照樣鐵將軍把門。無奈之下,我們尋到了鄉郵員的家中。家人告知,當家人又去縣城郵政局取郵件去了,郵戳也被帶走了。怎么辦?只有跟蹤追戳,再攆到縣局去!
回到縣城,同行人趁著天氣好都一致決定先北上丙中洛去拍“怒江第一灣”的照片,生怕老天爺變臉,錯過了攝影良機。
三天后,我們結束丙中洛的攝影再次回到縣城。縣郵局廖副局長告訴我們,郵戳又被鄉郵員帶回孔當去了。
在丙中洛鄉郵政,我們很順利地蓋到了郵戳。當廖局聽了我們三番五次追蹤獨龍江郵戳均失之交臂的訴苦后,很爽快地答應我們把明信片留下來,幫我們蓋到“獨龍江”郵戳后再寄回昆明,并指示營業員梁麗云同志妥辦。
回到昆明一周后,我欣喜地收到了梁同志寄來的掛號信。端詳著這些費盡周折才蓋著“獨龍江”郵戳的明信片,我百感交集,這郵戳來之不易?。。?FONT face=宋體>作者:朱智忠 文章來源:云南郵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