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以來,12月4日被確立為我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12月4日是我國現行憲法的實施日。
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制定過4部憲法,它們都曾登上我國的郵票畫面。而新中國成立前夕制定的一部憲法性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也曾登上紀念郵資封的圖案。
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豆餐V領》規定了新中國的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新型國家的架構。在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以前,《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1999年10月8日,國家郵政局發行JF57《中央檔案館建館40周年》紀念郵資信封一枚,信封左側圖案選擇了館藏檔案珍品,其中就有毛澤東主席簽批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文本。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并公布實施我國的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54年憲法。它的頒布和實施加快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步伐,為新中國的法制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年的12月30日,郵電部發行紀3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郵票一套2枚,邵柏林設計,膠雕套印。兩枚郵票圖案相同,均為女農民手捧憲法,男工人手指的方向和背景上國旗所指的方向一致,表示中國各族人民正和中國共產黨及中央人民政府步調一致、同心同德地建設社會主義。畫面設計簡煉,有宣傳畫的效果。
“文化大革命”期間,法律虛無主義泛濫,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遭到完全破壞,1954年憲法也已形同虛設。1975年1月17日,第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我國的第二部憲法----1975年憲法,這部憲法極左色彩濃厚,內容簡單、體系混亂、規范疏漏、文詞含糊、用語草率,是一部很不完善的憲法。1975年1月25日,郵電部發行J.5《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郵票一套3枚,其中第2枚為“新憲法的誕生”。郵票由萬維生、葉武林、鄒建軍、孫傳哲等人設計,采用影寫版印刷,圖案為鮮花簇擁下的憲法及十面紅旗。
1978年憲法于1978年3月5日由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值十年動亂已經結束,但“左”的影響依然存在,這部憲法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又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郵電部于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當天2月26日發行一套3枚的紀念郵票(J.24),其中第二枚為“人民憲法”,圖案為紅旗掩映下的憲法文本、人民大會堂、鮮花等,由劉碩仁設計,采用影寫版印刷。
我國現行憲法----1982年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它的總的指導思想是四項基本原則。隨著社會發展和形勢的變化,1982年憲法中的部分條款,后來又有修改補充,分別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頒布了4部憲法修正案。1992年12月4日,值現行憲法頒布十周年之際,我國發行一套編號為1992-20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1992)》郵票,由盧天驕、潘可明設計,影寫版印刷。畫面為一對金色鳳凰在廣闊天地間由東向西,由西向東地圍繞著憲法上下飛舞。“簫韶九成,鳳凰來儀”,表達了設計者對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的美好祝愿。這套郵票被廣大郵友評選為當年的優秀郵票。
文章來源:愛生活,愛集郵http://blog.sina.com.cn/ahwanghong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