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在一個投資的大時代,熱錢源源不斷地從各角落涌出,風險投資家苦心搜尋著一個一個投資目標,一些有小資用心的人們也在做著自己財產升值的投資,新的投資神話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締造著。被“您不理財,財不理您”的口號所吸引,人們忙不迭地將手中的錢砸向了房地產、股市、期貨、債券、黃金、文物、字畫……
提到理財,人們自然會聯想到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區區8分的面值,至今已經在市場上12500元人民幣成交,整版(80枚)成交價更是達到了120萬元人民幣以上,近32年的時間單枚升值156250倍,整版升值了187500倍(平均到32年,為每年5859.3倍,平均每天為16.053倍。),成為郵票投資傳奇的象征,一個被廣泛傳播的神話。
2007年6月11日,美國人比爾.格羅斯在紐約拍賣了他歷時3年收藏的200枚英國珍郵,最終成交價高達910萬美元,而他當時的投入為250萬美元。比爾.格羅斯目前管理著全球最大的債券基金,這位“債券大王”在拍賣后表示:“這實在讓人難以想象,三倍的收益,比買賣股票還要出色?!薄肮缮瘛卑头铺氐纳碛耙渤霈F在郵票投資的隊伍里,這個隊伍里還包括化工大亨杜邦家族,金融巨擘羅斯.切爾特家族等頂級富豪;包括已故美國總統的羅斯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等政界名流;包括上至將軍下至士兵的軍界人士;包括上至國家領導人、省部級官員,下至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真是五顏六色,什么人都有,真正是結交人生的大舞臺。
時至今日,全世界已有230多個國家(地區)發行郵票,郵票家族日益壯大。由于用途,發行和使用目的、材質等各異,郵票家族中又有不同類別,但無論怎樣,如果是郵票的收藏投資,增知還是交友,我認為還是“龍頭”、“第一”盯緊搶先,瓶頸的東西早下決心,珍稀的東西舍得下本錢。
投資郵票要關注“第一”,就是關注系列郵票、郵品的第一組。這是因為以后的集郵都收藏該系列隨后發行的郵票在求全心理的作用下,會尋找并收集此前發行的該系列的所有品種,直到收集齊全。而“第一”往往是首選的目標。系列郵票中第一套的發行量一般相對比較少,等收集的群體擴大后,第一套郵票的價格也隨著需求的增大而上漲。除處于生肖郵票“龍頭”的《庚申年》“猴票”的例子外,節日系列小版張“/1小版張”、“絲綢系列”“/1”的“大絲綢小版張”、生肖的又一個“龍頭”“羊小版張”均遠遠高于其后發行的同系列小版張和郵票的價格。一些精明的投資者在郵票市場相對低迷時大膽投資這些“第一”的郵票,隨著郵票市場的升溫,這些郵票的價格會呈現比較明顯的升幅。
投資郵票瓶頸的東西多少年才能等上一次?!?003年郵票小版張”和“2004年郵票小版張”大都在100萬以內,其中2003年小版張有不少在50萬之內。而且由于發行初期打折銷售,受經濟利益推動,多版式小版張撕毀不在少數,有的品種的實際存量只有30萬左右。應該說其良好的表現也都是郵市在走精品路線的最佳果實,這兩個版塊由于其發行量少和版式二設計的特殊性,其精品定位還遠未被所有郵人認識,但有先知先覺者率先行動,在這個版塊中賺了盆滿體滿。07香港回歸十年小全張發行時市場上13元每枚,現在120元以上,09年的澳門回歸十年小全張剛發行時市場上也就十幾元,現在70元左右每枚,除了其他原因外,主要的是發行量大陸才六十余萬枚,絕對的瓶頸,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的升溫,我想幾百元一枚不是問題,物以稀為貴是恒古不變的鐵律。
珍稀的郵票是集郵的人們追尋的目標。新中國的珍郵:普5高面值郵票。1951年4月18日發行,此套郵票面值41萬元(舊人民幣),當時相當于200公斤大米的價格,也是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現在得幾年的工資;“紀20”錯版郵票。1953年2月14日,正值中蘇有好互助同盟條約簽訂紀念日發行,因有錯急令收回但仍有4萬余枚流出;“第五屆世界學生代表大會”錯版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萬歲”郵票;“毛主席給日本朋友題詞”郵票;“天安門放光芒”郵票;蔡倫“公元前”郵票;“/1(中國和英國聯合發行),郵政公布的發行量為12萬枚,影響之大,流散之廣,需求者眾多,明年又是奧運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成為珍稀的郵品。
19世紀40年代,一位名叫羅蘭.希爾的英國人將郵票帶到這個世界,他的這一發明,改寫了世界郵政通信的歷史,促進了世界聞名的發展進而形成了風靡世界的第一大收藏愛好——集郵。當然,這位英國爵士可能根本無法想像到他創意的郵票竟然成為一項極具魅力的投資品種。而到現在,到了我們這里認為,還是盯龍頭,抓瓶頸,拿珍稀的郵品是我們最好的投資選擇。作者:王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