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變用帶邊紙或附票的郵票制作極限片》一文頗富探討精神,也給人一定的啟迪,但該文將附票、邊紙內(nèi)容作為評審規(guī)則中要求“票、片、戳”三要素“相互之間盡可能的和諧一致”的研究對象,是極不合適的。因?yàn)椤叭亍敝械摹捌薄保傅氖青]票,而不是邊紙和附票——不管連帶不連帶郵票。既然“三要素”中的“票”指的是郵票,那么,帶邊紙或附票的郵票制作極限片,也就沒有任何獨(dú)立于郵票的極限集郵意義與極限集郵研究價(jià)值。要談極限集郵意義與研究價(jià)值,前提是先將邊紙和附票撕掉。
我們知道,邊紙和附票由于不具郵政屬性,不具繳納郵資作用,所以也就不能制作極限片。所謂“如果邊紙或附票上的圖案(題材,下同)與郵票圖案是連在一起共同構(gòu)成一個整體,就像構(gòu)成一個主景的連票一樣;或者表現(xiàn)的是同一圖案,只不過大小、色彩、裝飾等方面有所區(qū)別,就像《昭陵六駿》帶邊紙的郵票一樣,那么貼在明信片上可以說是不影響票、片之間最大限度的和諧一致的”情況是如此,邊紙和附票圖案影響了“票、片之間最大限度的和諧一致”也是如此。談?wù)摗斑€通過邊紙或附票圖案展現(xiàn)了其不同于純粹郵票同明信片之間的和諧性”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邊紙和附票具有制作極限片的資格。但遺憾的是,這個先決條件是不存在的。
筆者雖然反對談?wù)撚脦н吋埢蚋狡钡泥]票制作“極限片”的極限意義,但對潤玉先生所說的,此類制作“平添了極限情趣”頗感興趣,也就是說:從集郵樂趣的角度出發(fā),筆者贊同用帶邊紙或附票的郵票制作“極限片”。不過,這種“極限片”還是稱“趣味極限片”好,以免誤導(dǎo)郵人。《江西集郵》2002年第2期封3刊登了2枚邊紙帶八大山人畫像圖案郵票的“趣味極限片二,明信片上也有八大山人畫像,使讀者欣賞之余,的確感到興趣盎然。而該欄的文字說明就叫“《八大山人作品選》趣味極限片欣賞”。邊紙和附票日漸豐富多彩,好資源也應(yīng)充分利用啊——為了快樂集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