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光榮的綠衣使者,參加工作將近30年,一個心愿一直繚繞心頭;無數次到北京,徜徉在首都大街小巷,這個心愿愈加強烈;因工作而喜歡上集郵的時候,期盼著這個心愿早日實現,那就是要到中國郵票博物館、北京郵票廠、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去看一看。作為一名郵政員工,一直渴望能到親眼見到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里珍藏的各種郵票的圖稿與珍郵檔案;作為一名集郵專業的工作人員,整日里與郵票打交道,但郵票究竟是如何印制出來的,一直在心中是個謎;作為一名集郵協會專干,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到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自己的“家”中,去走一走,轉一轉。
中國郵票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走上高高的臺階,迎面是吳作人先生題寫的“中國郵票博物館”鎏金大字,以宏大的規模分3個展廳(主展廳、特展廳、珍寶館)展出了中外/1”郵票,裁切后的檢驗全張為9個郵局全張。在另外一個車間,正在印制“保護環境”80分普通郵票,由于機械故障,正在檢修機器,也使我近距離觀看分色印制的普票半成品,都是無齒的,每過一次機器就增加一種顏色,直至最后被打上齒孔,裁切成檢驗全張。在檢驗車間,許多年輕的姑娘們正在檢驗著郵票,這是裁切成郵局全張前的一道工序,要求是眼神要好,手腳麻利,在這里見到了正在接受檢驗“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郵票。在成品車間,是待檢的已經裁切成郵局全張的郵票,從這里出去,郵票要被打號和噴熒光號了,我們見到的“/1”、“/1”、“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郵票。走出生產車間,回望整個廠區,北京郵票廠如今已經是舊貌換新顏了,一個個現代化的郵票印制車間早已取代了人們印象中的那枚郵票上的印制車間了。
全國集郵聯
位于知春路和學院路路口的知春大廈二層,就是全國集郵聯的辦公所在。干集郵工作這么多年,還是第一次走進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的大門,這里可是集郵工作者自己的家。走進劉佳維副會長的辦公室,同行的好多位都與佳維副會長熟識。很早就知道劉佳維副會長可是多面手,攝影、寫作、集郵……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過3本個人文集,攝影水平非常高,有一本攝影專輯,常聽很多人稱贊他。佳維副會長與在家的各部室領導與訪問團見面。很多人的名字早已是熟知,這次是第一次見面,臨別之時,專門拜會了郵展部的李捷部長。隨意在全國集郵聯的辦公地走一走,看一看,從走廊中掛著的郵票圖案,透出這里的文化氣息。整潔的走廊,寬敞的會議室,明亮的辦公室,這里就是指導全國開展集郵活動的指揮部。
短短的三天,相繼拜會了全國集郵聯,參觀了郵政郵票博物館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印制局,很榮幸作為文獻集郵赴京交流訪問團的一員,使得使得埋藏心中多年的心愿得以實現,那種感覺,恍如昨日的夢境,閉上眼睛,那親歷的情景,仿佛剛剛發生,值得一生去回味。
后記:在京時葛會長囑咐我咋還能在郵政員工的角度寫一篇感受,后又接到汪時東老師的電話,也是以集郵工作者的角度談談感受,隨成此文,作為《文獻集郵》的一篇專稿刊登在《文獻集郵》2011年第3期上,發表時有刪改,題目改為《訪三“郵” 遂夙愿》。感謝葛建亞會長和及汪時東老師的厚愛。作者:楊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