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龍的發(fā)行量是多少?
金龍,學名/1,發(fā)行于2000年1月5日,設計:黃里、郭承輝,雕刻:李慶發(fā)、姜偉杰,四人均為大師級人物;郵票一套兩枚,低面值票0.80元,取名祥龍騰飛,選取的圖案為漢代瓦當上的龍圖,發(fā)行量9527萬枚;高面值票2.80元,取名旭日東升,選自明代大書法家吳亮的墨寶,發(fā)行量7380萬枚。以最低發(fā)行量計,金龍的發(fā)行量即為7380萬枚,合230.6萬版。在整個生肖1-3輪已發(fā)行的31個品種中僅排列在一輪猴雞狗豬鼠、二輪馬羊之后,位列第8。
二、金龍的最低價是多少?
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郵商,很少有人能說得清楚,還好有幸碰到一個很細心的產(chǎn)品票商,他竟然翻出了自己的老賬本,在密密麻麻的記錄中找到了答案。金龍的最低價:單套1.21元(其中0.8元價為0.48元,2.80元的價格為0.73元,合整版38.71元。這個最低價出現(xiàn)在2000年下半年,當時郵市處于最低迷、最低迷的狀態(tài)。以后在也沒有出現(xiàn)過這么低的折扣了,所以金龍應該是所有生肖郵票中打折幅度最深的郵票。
三、金龍的上漲軌跡是怎樣的?
金龍2000年一發(fā)行就開始打折,在下半年創(chuàng)下了最低價,之后長時間在面值以下波動,大約在2006年回升到面值(115.2元)附近,后一直圍繞面值一線盤整,一直到2008年底還只有130元左右。
金龍的上漲實際上是從2009年初開始的,主要軌跡如下:
第一波:從150元升至240元,時間是2009年3月底4月初,后圍繞230元的軸線盤整了兩個多月時間,最低探底200元左右。
第二波:從230元升至350元,時間是2009年5月底6月初,后圍繞340元的軸線盤整了半年時間,最低探底310元左右。
第三波:從340元升至660元,時間是2009年11月底12月初,后圍繞600元的軸線盤整了三個月時間,最低探底560元左右。
第四波:從600元升至880元,時間是2010年3月初至中旬,后圍繞800元的軸線盤整了一個多月時間,最低探底760元左右。
第五波:從800元升至1350元;時間是2010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后圍繞1200元的軸線盤整一個多月時間,最低探底1150元左右。
第六波:從1200元升至2150元;時間是2010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后圍繞2050元的軸線盤整了二十余天,最低探底1950元左右。
第七波:從2050元升至2500元;時間是201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后圍繞2300元的軸線盤整了近2個多月時間,最低探底2150元左右。(這是相對來說最弱的一波)
第八波(就是眼前這一波):從2300元升至目前的3600元;時間是2010年11月中旬至現(xiàn)在,目前還呈繼續(xù)上升之勢。
從這個上漲軌跡來看,金龍從沒有套過人,什么時候買入都是對的,什么時候賣出都是錯的。
四、金龍的成交量如何?
金龍在整個上漲過程中的成交量均很小,就眼前這波的走勢看,價格從2300元漲到了3600元,網(wǎng)上可見的成交量只有500版左右(其中有一個100版,一個50版,其他基本都是零散成交),加上市場上的成交,估計總量不會超過2000版。
在這兩年的持續(xù)上漲中,網(wǎng)上成交總量也就1萬版左右,加上市場上的成交,總量不會超過5萬版,而且其中應該包括相當部分的重復成交(比如買入后又賣出的)。兩年內價格從150元漲到3600元,而成交量只有不到5萬版,這是人們印象中的天量的二輪生肖嗎?真讓人難以置信!
五、金龍的消耗情況怎樣?
郵票消耗主要有寄信消耗、產(chǎn)品消耗和銷毀三類。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過。而二輪龍在各類消耗中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xiàn),是實實在在的“消耗冠軍”。
一是寄信消耗。郵票的本質屬性是寄信,但郵票的市價如果高于面值就會很少被用于寄信。因此,寄信消耗總是和郵票打折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過去,二輪生肖整個板塊都是經(jīng)典的打折票。因為生肖的獨特魅力,使其在寄信消耗上要遠大于其他郵票。簡單地說,一是因為其喜聞樂見,群眾樂于使用;二是因為其版式、票幅適中,較小版式便于攜帶和存放,較小票幅便于粘貼和使用。我對二輪生肖的多次市場調查中,印象最深的就是郵商們類似“大呀!”、“那太多了!”、“光我手一年都撕幾千版啦!”等感嘆詞以及各種各樣的比劃手勢(用以說明所經(jīng)手的生肖郵票堆放高度和數(shù)量巨大)。對此,你只要隨便問一問經(jīng)歷過那一時段的郵商就可以得到證實。
龍的打折消耗量在二輪生肖中又是首屈一指的。首先,龍是那一階段郵資改革后的第一套生肖郵票。大約是在99年底,平信郵資由0.5元上調至0.8元,掛號由1.5元上調至2.8元;2000年元月5日,龍票面試;兩者銜接得非常緊湊。郵票面值合適與否,對其寄信消耗是有很大影響的。龍的面值與兩種郵資完全相同,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粘貼和使用,從而使寄信消耗量大增。其次,龍是吉祥和富貴的象征,加上龍票在設計、印刷上的完美無缺,使人們更加偏愛使用。所以,龍票當時是最受歡迎的寄信票!有郵商告訴我:龍票打折時非常暢銷,一段時期里每套票還可以比別的品種多賣1分錢呢!
其二是產(chǎn)品消耗。雖然“產(chǎn)品票”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耗,但是能把郵票忽悠到不懂郵票人的手中,也就基本等同于消耗。也可將產(chǎn)品票消耗稱之為“軟消耗”。將郵票開發(fā)成產(chǎn)品實質上是一種變相的打包出售。這些年來,人們對產(chǎn)品票這一經(jīng)營方式經(jīng)歷了從驚訝到懷疑、到嘗試、再到逐步地認可和積極地參與的過程。如今,產(chǎn)品票的經(jīng)營理念和市場環(huán)境均已形成。尤其是去年年底幾款大規(guī)模、高檔次生肖產(chǎn)品冊的開發(fā),使得郵票的產(chǎn)品消耗幾乎成為郵市的主流。
生肖郵票當然是最受歡迎的產(chǎn)品票。即便是前幾年,其用量也是非常之大的。北京二輪生肖郵票社的徐總曾告訴我,以前光他每年賣出去的整版大全套就有五、六千版,如加上撕開成散票消耗的,數(shù)據(jù)將更大。可以說,正是因為產(chǎn)品票的消耗才使二輪生肖得以率先摘掉“打折票”的帽子的。
我們是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龍在我們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形象。做任何一種產(chǎn)品冊,如將龍票加入進去,都能加倍彰顯華麗與富貴,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所以,龍票作為產(chǎn)品票的需求一直很大。據(jù)我觀察,這幾年,除了次年是生肖“本命年”的票之外,龍幾乎一直是需求量最大的品種之一。去年初,二輪龍能夠逆勢拔高,就是因為產(chǎn)品票的收購而引起的。我不止一次說過:即便郵市繼續(xù)低迷、沒有行情,龍價也會自然上漲,行情來了,只不過加快了其上漲的速度而已!
第三是銷毀。我曾經(jīng)這樣寫道:“市場天天喊銷毀,到底有沒有銷毀,天知道!這只是一種幻想,或者是一種假想。假如郵政真的銷毀郵票了,那么臭名卓著的、天量的第二輪生肖郵票難道不是重點銷毀對象?”
因為郵政當局一直沒有公布銷毀的細節(jié),所以過去都只能是猜測。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由于龍價的上漲,激起人們對龍票貨源挖掘的興趣,一些“能人”在從郵政“老鼠倉”里挖出為數(shù)不多新票的同時,也帶出了一些蓋銷過的龍票。在網(wǎng)上也多次出現(xiàn)過蓋銷龍票的買賣帖子,數(shù)量還不小。由此可以證實,龍票確實被銷毀過,至于銷毀多少,恐怕只有天知道。$$分頁$$
六、金龍的后期需求如何?
產(chǎn)品票幾乎有個通病:有些郵票上漲一段時間或者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莫名其妙地停滯不前了。為什么會這樣呢?
產(chǎn)品票的上漲是靠需求來支撐的,持續(xù)的上漲就必須要有持續(xù)的需求。尤其在弱勢中、在炒作難有作為的市場環(huán)境下,更是一個“鐵律”。有些郵票在低價位時候,因為價廉物美而倍受歡迎,顯得需求量很大,供不應求。但這種需求會隨著價格的上漲而消逝。比如說一般意義上的產(chǎn)品票,當價格過高時就會很自然地被其它類同品種替代或者干脆被棄用。這樣,后續(xù)需求沒有了,供求關系改變了,漲勢自然也就停止了。
二輪龍是主流產(chǎn)品票之一,當然也受上述因素的影響。只是,上述影響并不能使市場中二輪龍的供求關系發(fā)生質變,相反,因為生肖題材的獨特魅力和龍在二輪生肖中的瓶頸地位反而使其后續(xù)需求進一步擴大,供不應求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未來二輪龍的持續(xù)需求將集中地體現(xiàn)在人們對大全套的收藏習慣上。只要是收藏生肖的人都有集齊12生肖的習慣,一輪如此,二輪如此,將來三輪也是如此。以后如果能夠出齊五輪(一個完整甲子)的話,60生肖大全一定會異常珍貴!一輪生肖,很多人錯過了機會,現(xiàn)在是望猴興嘆了;于是對二論生肖,就有了“說什么也不能再錯過”的心態(tài)。過去郵市低迷時拉下的課遲早是要補上的,大全套冊子里空著的頁面總是要填滿的。
細心的朋友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市場上新收來的二輪生肖貨源往往只是從猴到虎(或者到兔),常缺少后面的龍、蛇、馬、羊。這顯然是持續(xù)低迷的行情使人們放棄收藏的原因所致。郵市不可能永久低迷下去的,當郵市的價值終被人們廣為發(fā)現(xiàn)的時候,就現(xiàn)在市場上這么一點貨源,不要說龍,就是蛇、馬、羊也都要被搶盤,作為大全套瓶頸的龍,價位不上天才怪!
七、金龍有莊家嗎?
我們先假設金龍有莊,然后站在有莊的角度嘗試著對金龍的莊家做一些推理和分析。
1、金龍莊家是一個什么樣的莊?我們來算一筆帳,金龍的發(fā)行量是230.6萬版,版票價格現(xiàn)在3600元,如果“根本沒啥消耗”,它目前的市值就是230.6×3600=80億元。這在郵市絕對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吧!即便考慮消耗的因素,把盤子減少一半來計算還是個天文數(shù)字。能夠如此輕松地控制如此大的盤子,將其玩弄于股掌之間的莊家,該有何等的實力啊。奧膠的莊家曾是郵市巨無霸之一,他想盡辦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將其短暫地推高到200元上方。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奧莊與龍莊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2、金龍莊家是何時入駐的?在投資市場,想控盤任何一個品種都非易事,尤其是在以實物形式交割的郵市。常見到有人如此議論:“某某品種存世量20萬,市價50元,坐莊有50%的籌碼足也,因此只要投入500萬(50×10)資金就完全可以控盤這一品種了”(隨便舉例以求說明問題,請勿對號入座),其實這在郵市不可能實現(xiàn)的。20萬的品種,你即便是收購2萬,價格就會漲得讓你看不懂了,想要獲得更多的籌碼你就必須反復地拉升、打壓,以“騙取”籌碼,這不僅費時更要耗財。就此而言,如果不選對時機,給你2000萬,你也可能無法獲得足以控盤的籌碼。這就是在郵市坐莊的難處之一。
回顧金龍面世十年的歷程,如果莊家想要入駐,最佳的時機應該是前三年(2000-2002),尤其是2000年。當時郵市處于最低迷的時期,郵票深度打折,金龍最低時還不到40元/版。當時場內金龍非常多,全當暢銷的打折票賣。如果莊家此時能悄悄地吸貨,再施以一些巧妙的手法,經(jīng)過一段時期的反復,應該可以獲得相當數(shù)量的籌碼,再加上可想辦法從郵政手中直接截取部分貨源,完成坐莊20-40%的籌碼基數(shù)是很有可能的。過了這一時期,再想入駐金龍就不太可能了。現(xiàn)在就是給你200個億,恐怕也收集不到這個基數(shù)的籌碼!
假設主力吸籌非常成功和順利,較完美數(shù)據(jù)是:獲取籌碼80萬版,平均成本100元左右,如此需要投入資金8000萬(100×80)。八千萬,與上面的80.7億相比有點微不足道,但也算是巨資了。在當時郵市極其悲慘的狀況下,能投入巨資去購買垃圾,而且一藏十年之久,這需要何等的膽略、耐心和睿智啊!
3、誰是金龍的莊家?以上的分析,不知能否幫助各位對金龍莊家的認識和理解。金龍真的有莊嗎?如果有,那么此莊的實力、智慧、謀略、膽識、耐心,絕非現(xiàn)在郵市任何一位已知的莊家所能比,可稱得上是一位“神莊”。如果金猴有莊,應為郵市第一“神莊”,龍莊則應位居其后。如真有如此之神莊乃郵市之大幸也!
但是無論如何,本人對“神莊”的存在是難以置信的。本人堅持自己的一貫觀點:金龍的崛起是因為消耗和需求的緣故,是郵人90年代的暴炒造就了她,是郵政的過度濫發(fā)造就了她,是二輪家族的臭名遠揚造就了她,是郵票的深度打折造就了她,是郵政的無奈銷毀造就了她,是郵市十幾年的低迷造就了她,是人的本性思維弱點造就了她,是天時、地利、人禍造就了她!大量的消耗使其變得稀少,持續(xù)的需求使其供求矛盾不斷加劇,這就是金龍上漲的根本原因。如果非要問金龍的莊家是誰?我的回答是:需求者!
4、誰在炒作金龍?我們都已習慣于站在投資的角度去看待、討論郵票的漲跌。郵市是投資市場,投資市場就不可能沒有炒作。股市是最大的投資市場,人們早已習慣稱之為“炒股”而非“投資股票”了。郵市也是一樣,任何一款郵品的上漲都或多或少地帶有一些炒作的成分。在二輪生肖的整體走強過程中,也常見到一些炒作的跡象。金龍如此狂漲,更不可能完全沒有炒作!
根據(jù)本人的長期觀察,金龍雖無莊家,但持有存有幾百、近上千版貨源的大戶還是存在的。最近傳聞廣州有位超級大戶,持有相當可觀數(shù)目的籌碼,應為一個超級大戶。金龍的炒作者主要就是這些大戶。他們常在市場對金龍的需求旺盛時“搞鬼”,當有人求購,市場缺貨時,他們就趁機漲價。不僅不賣給你,還往往反過來漲價收購,趁機“虛張聲勢”,抬高龍價。有些人對這些大戶不理解,甚至有責怪之意,其實,在投資市場里,這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大戶,你不也是要漲價嗎!
其實金龍走到現(xiàn)在,探討其有莊無莊已經(jīng)不重要了!小方大圓網(wǎng)友說的有意思:“拉登就是死了,也和活著是一樣的意義,所以金龍莊家就是沒有,也和有一樣!”。
八、人們長期以來對金龍存在哪些認識誤區(qū)?
實際上,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金龍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思維慣性和認識誤區(qū)造就的。請看人們一個又一個的“失誤”(或慣性思維):
第一個失誤:“天量”印象。如果不是發(fā)行量過大,郵票不可能低迷12年,生肖郵票更不可能打折。盡管當初決策給郵票加量時有包括壓制炒作在內的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但由此造成的過于貪婪的“形象”恐怕很難從郵人心中抹去。而實際上二輪生肖的量大,主要是猴雞狗三個品種,其他品種的發(fā)行量相對于一輪、三輪都是較小的。但人們對二輪“天量垃圾”的印象已經(jīng)形成,并且很難改變。在半個多月前,也就在一輪龍最火暴的時候,我在馬甸和一個郵商談話時,對方竟然認為二輪龍的發(fā)行量比一輪大很多!
第二個失誤:真假集郵。當郵市有賺錢效應時,都來“集郵”了;而當郵市不景氣時,又快速地消逝得無影無蹤了。到2000年的時候,集郵隊伍中恐怕只剩下“鐵桿”了吧!
第三個失誤:回避高面值。郵市低迷時,也有一些智者低價囤積了不少郵票,二輪生肖的一些低價品種,有人有近萬版的存貨;但藏龍者甚少,原因就是:“面值太大,太占用資金了”。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當時高面值郵票曾經(jīng)的打折幅度是最大的!
第四個失誤:有金粉的郵票不能集。08年初的時候,我就基本得出龍是二輪生肖中存量最小的研究結論,當時很想買上200版長期收藏(價位在120元/版左右)。可一位有經(jīng)驗的朋友好心對我說:“勸你不要買龍,面值、市價高不說,還帶著金粉,容易氧化,不好保存。”經(jīng)驗主義害死人!就因為這句經(jīng)驗之談,我放棄了,現(xiàn)在想起來真是后悔啊!
當然,人們還有其他更多的失誤(慣性思維),各位可以自己琢磨。可以說,正是許多人這些不經(jīng)意的小失誤,一點點地累積起來,成就了二輪龍現(xiàn)在的輝煌。
九、金龍的存量有多少?
我們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分析、判斷金龍的存量。
1、從成交量上看,不足5萬的成交量,竟能使價格從150元漲到3700元,你能說他量大嗎?
2、金龍是這輪行情中最早上漲的品種之一,當時完全是逆市而上的。弱市中的拋售心理和強市中的惜售心理是有天壤之別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量是必然要放出來的。
3、金龍郵政基本沒有庫存。最起碼省級及以下的公司是沒有什么庫存了,這一點許多有點“關系”的朋友都應該能夠證明。
4、金龍是在最低迷的時候發(fā)行的,當時假集郵者已經(jīng)基本隱退了,只留下了一些鐵桿,因此對金龍的囤積可能性非常小,民間的存量應該很有限。
5、金龍的貨源已呈日趨枯竭之勢。這兩年,金龍貨源來自以下幾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場內外貨源(郵商和投資者),第二層次是郵政的庫存(老鼠倉),第三層次是產(chǎn)品票(有從年冊中抽的,有從郵折中拿的,有從信封中洗的,還有部分蓋消票),第四層次是鐵桿郵迷們的以郵養(yǎng)郵倉,第五層次是早期看好金龍的睿智人士(包括一些大戶)的壓倉籌碼。目前抽買基本來源于第五層次,由于這些睿智人士都很看好金龍的未來,非常惜售,因此求購者只能靠提升價格來引誘。
6、金龍主要用于做產(chǎn)品,市場收購來的金龍,大部分都被做成產(chǎn)品賣了出去。從市場上收到貨很快就消耗、沉淀到民間,消失了;再有需求就只能再從市場收購。如此循環(huán),必然使貨源越來越少,越收越難!
7、還有個現(xiàn)象值得關注。金龍自2009年以后就再也沒有原包貨物出現(xiàn)了,為此甚至有網(wǎng)友發(fā)帖征詢金龍原包照片,成為二輪家族的趣聞佳話。
綜上分析,金龍的存世量和流通量都是非常有限的。至于具體數(shù)量,只有神仙知道。這里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態(tài),就拍腦袋估計一組數(shù)據(jù)來: 年冊約600多萬套,約合20萬版;當年的版票、方聯(lián)、單套等各種郵折約10萬版;各種產(chǎn)品形成的沉淀,平均每年3萬版,10年共計30萬版;總公司、大戶、愛好者囤積約15萬版,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在未來一兩年內有可能流通(可視作流通量)。
綜上,金龍的存世量應在75萬版左右,流通量約2-10萬版。
以上數(shù)據(jù)均已將方連、單套折算成了版票計算。(這組數(shù)據(jù)純屬臆測,僅供參考,不可當真!)
十、金龍的后期走勢如何?
金龍的優(yōu)勢在于其存世量和流通量均相對量小。一是和整個二輪生肖比量最小,無疑是二輪生肖板塊的瓶頸;二是和需求比顯得量小,不要拿生肖郵票和一般郵票的量進行對比,除非你忘記自己是屬什么的了!三是流通量非常小,無論是從以上的分析數(shù)據(jù)看,還是從馬甸、盧工實際情況看,金龍兩年多來一直都是市場最缺貨的產(chǎn)品票!
市場對二輪生肖需求是有目共睹的。每年郵商都能接到數(shù)量可觀的二輪生肖產(chǎn)品訂單,每年也都能較為輕松地完成。可是今年不同了,如果郵商手中沒有金龍,那么這訂單他是萬萬不敢接的。
今后,對于郵商而言,沒有金龍就等于失去整個二輪生肖。二輪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板塊,金龍作為這個板塊的龍頭,誰能限制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