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龍飛,廣東中山人,1982年出生。從爺爺、父親到自己,祖孫三代收集下來的珍貴郵票目不暇接,其中有不少難得一見的收藏界珍品。現(xiàn)在,龍飛擔(dān)任中山市郵政局集郵公司經(jīng)理。
三代傳承:集郵見證歷史
從龍飛的爺爺開始,一家三代就在收集郵票。上個世紀(jì)50年代,爺爺曾用一個月的工資購買兩套郵票,在爺爺?shù)难障慢堬w父子倆從小都愛好集郵。祖孫三代的集郵史讓龍先生家里有了很多珍貴的郵票。
龍飛表示,他和記者約好之后,特意從家里把上個世紀(jì)50年代為主的郵票拿了過來。小小的鐵盒里存放了市場價格超60萬元的珍稀郵品。
龍飛向記者介紹:上個世紀(jì)50年代爺爺在中山市紀(jì)念中學(xué)擔(dān)任教務(wù)處主任,成立了迄今為止中山最早的集郵小組。爺爺喜歡偏愛收集中國集郵總公司的首日實寄封。新中國成立初期,他一個月的工資不到20元,有時候全部都用在郵票上了,爺爺對郵票的狂熱可想而知。
收藏郵票:需量力而行
如何收藏郵票,鑒定郵票的收藏價值?龍飛表示,郵票的收藏價值與郵票發(fā)行的數(shù)量和年代有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郵票發(fā)行量大,用途多,可以當(dāng)成禮品送親友,也可以自己收藏。當(dāng)然,收藏最好是一個整版一個整版地收藏,這樣才更有價值。
“郵票就是一部歷史小說,見證了祖國的變化,也見證了家族的變化。小小郵票,方寸之間包含的信息,并非是金錢可以衡量的。”龍飛認(rèn)為,收藏郵票首先必須是收藏者真的喜愛郵票,而不是哪些郵票比較熱,就掏錢去購買,這樣只是擁有郵票,而不能體會郵票的歷史。此外,收藏郵票一定要量力而行,厚積薄發(fā)。
幸福心愿:從下一代出生的那一年開始,專門為孩子收藏每一年的重大題材郵票,等小孩子長大后,告訴他(她)在成長的過程中,國家經(jīng)歷了那些大事,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喜歡集郵。
記者手記:龍飛的家族三代集郵。中山目前“骨灰級”的票友,說起龍飛的爺爺,都敬佩不已。除了收藏郵票,紀(jì)念錢幣、紫砂壺、明清家具、陶瓷藏品等都是龍飛喜歡收藏的藏品。用龍飛的話說,藝術(shù)是相通的。
在物欲膨脹的時代,有龍飛這樣的一家人,甚至幾代人在藝術(shù)收藏里感悟人生,而不是為追逐其金錢價值而忙碌,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