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紀念郵票,顧名思義就是為了專門紀念某個人物、事件而發行的郵票。咱國家有個規定,在世的領導人除了毛主席外其他人是不能上郵票的(文革時期林彪打破了這一規定)。當然這是新中國之后的事情,清朝和民國時期可沒這種說法。而中國的第一套紀念郵票就恰恰是為了一個大活人而發行的。猜猜這人是誰?正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國際“巨星”之一——“老佛爺”慈禧太后。
1894年,“日理萬機”的慈禧太后喜氣洋洋的迎來了自己的60大壽。從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到1894年的9年里,大清國經歷了19世紀下半葉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國內無大亂,國際環境緩和,以“富國強兵”為目標的洋務運動效果明顯。左宗棠收復新疆;馮子材鎮南關大敗法軍;日本兵配合朝鮮人制造的政變遭到失敗……就連英國權威人士都說:“亞洲現在是在三大強國的手中——俄國、英國和中國?!笨扇毡救似蛔R相,在“老佛爺”壽辰這一年發動了永遠改變中國命運的甲午戰爭。
但前方的戰事并沒有抹煞慈禧為自己祝壽的興致。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的一段話可謂把“老佛爺”的心態描繪的十分到位。慈禧太后說:“知道的人說我該享享福了,不知道的罵我窮奢極欲!誰個又知道?我這也是為著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尋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壽,辦得風光熱鬧,左鄰右舍就會說這老太太好福氣有面子,這戶人家在那一帶就做得起人!百姓如此,國家更是如此!如果連我的生日都辦寒磣了,不但我的面子沒地方擱,朝廷的面子也沒地方擱!又怎么個體現我大清河晏海清,國泰民安?‘同治中興’以來的興旺氣象又跑到哪里去了?這樣一來,不但洋人瞧不起,連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欺負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這樣就會出事兒,祖宗的基業就會毀于一旦!”這段話頗為經典,可見慈禧的政治思想高度是相當的可以,一下子把“萬壽慶典”這個原本屬于私人party的活動給徹底政治化了。跟祖宗基業聯系起來,看光緒和諸大臣誰還敢再反對?
于是,任憑北洋水師在前面跟日本人干仗,“老佛爺”在家卻動用海軍經費大修頤和園。全國各地也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節日氣氛中。諳熟中國禮節的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樣一個在政治上爭取進步的大好機會?!袄戏馉敗彪m貴及天人,但畢竟這是她的第一個60大壽,也一定是最后一個60大壽。于是,赫德想:“送啥禮物能既讓‘老佛爺’高興,又不太過于讓我破費呢?最關鍵的是不能跟別人重樣,這才最能體現出我的品味來。”
最后赫德一拍腦門兒,干脆給慈禧太后設計一套郵票多好。設計工作安排下屬去做,印制工作清朝政府撥款,自己完全0成本運作!而且郵政大權可是控制在他一個人的手上,別人想抄襲都不行。于是,赫德安排他最賞識的設計師費拉爾特意為慈禧太后設計了一套祝壽郵票,這便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套紀念郵票。由于古時候皇帝、太后的生日尊稱為“萬壽節”,“慈禧萬壽郵票”就這樣誕生了。至于“老佛爺”看到這份生日禮物后得有多高興?大家不妨跟慈禧做個換位思考,想必是十分受用的。
“萬壽郵票”設計成熟,圖案豐富,全套9枚,票幅6小3大,其中有了12分銀和24分銀的高面值票。各枚郵票圖案各異,有“五蝠捧壽”、“騰龍戲珠”、“鯉魚躍水”等。1898年11月19日“萬壽郵票”正式公開發售。而3天后,日本人占領旅順口,血洗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