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市場絕對主力是郵總應該沒有什么異議了,那么主力在賣什么買什么對行情的影響當然是巨大的,行情的性質(zhì)也由主力來決定。
簡單的說主力就是在賣新郵買老郵,賣新郵不解釋,買老郵大家也看得見,所謂的產(chǎn)品票收購帖子大部分是為郵總做產(chǎn)品而收。
收老郵票也是為了賣,不過是加個包裝要高于收購價很多去賣,去專賣店賣。
所以明白了主力在賣什么買什么,聰明的你就知道應該去投資什么了,簡單說就是炒新郵和郵總不在一個起跑線上,投資老郵是和郵總在一個起跑線上。比如今年的兔子大版,大家都想賺100元,我們在市場上要花80元才能買到,要漲到180元才能賺到100元。而主力呢,成本只有20元,還不說印刷成本結算的,只要到120元就能賺100元了,如果主力只想賺60元呢?80元賣掉就OK了,套住的就是市場上的參與者,沒起跑就已經(jīng)輸了。
老郵就不一樣了,比如65收購的99年大團結,放在二輪生肖冊子里賣相當于多少錢不好說,但是絕對不是65元的價,要遠遠超過,16800元中大團結可能抵6500也難說,至少郵總也不會低于65去向市場賣的,這樣我們投資大團結就和郵總在一個起跑線上,勝面大輸面小。
再隨便舉幾個例子,和猴同樣發(fā)行于1980年的白暨豚,150萬套的發(fā)行量合7.5萬版,題材也是國家珍稀保護動物,主力一直在收購,做產(chǎn)品肯定是瓶頸,以后能漲到多少誰也不知道。
20分版塊中的十四大給我們的啟示更大,從一毛錢起步漲到10塊錢,漲了100倍,做產(chǎn)品票的還在大量收,為什么沒有和新郵一樣大量放貨,低價放貨呢?因為放到冊子里賣遠遠超過10塊錢。
在市場同一個起跑線上玩,輸贏看我們的水平能力耐力,在不同起跑線上跟主力玩,不聰明。
找一些市場上大家成本一樣的低價有潛力的東西,比如絕代雙驕,在通貨膨脹這么嚴重的時候買回去把它埋起來,會贏的有驚喜。